当前位置:

坚定信心 化"危"为"机"

作者:蒋启和 编辑:李庆石 2017-02-28 18:54:44
—分享—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已成为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广电媒体的"兴奋点"、产业发展的"催化剂",而对整个广播电视行业的负面影响还尚未充分显现,广电产业链相关环节保持相对稳定,但所带来的潜在影响却不容忽视。如果我们能把广电行业当前的形势分析得更为透彻,面临问题考虑得更为全面,行业风险估计得更为充分,不仅能够把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还可以化"危"为"机",推进我县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实现我县广电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笔者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就我县广电行业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谈点粗浅构想。

  一、坚定信心,找准广电产业大发展的突破口

  长期以来,在属地管理和分级办广播电视的体制框架内,我县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山高岭陡,地广人稀,投入大,产出低,广电事业发展相对落后。近几年,为缩小差距,县广电局采取借贷和集资的办法,筹措资金600余万元,架设杆线250km,开通11个乡镇场、74个村(居委会)的有线电视光纤网,全县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7万户,直播卫星地面接收点1.3万户。到2007年底,我局累计负债近5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140万元,职工集资110万元,欠工程材料款180万元,欠职工养老保险等70万元,全局人均欠债达5万多元,资金成为制约广电事业发展的"瓶颈"。在这样极为不利的条件下,我局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局干部职工逐步形成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只有挂靠大型集团公司,借助外力,把死的固定资产变为活的流动资本,突出重围,加速发展,推动我县广电事业迈上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去年4月以来,我局抓住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的契机,率先与资本雄厚、融资渠道畅通的上市公司--湖南电广传媒签约,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合资公司--双牌电广网络有限公司,我县获得电广传媒250万元套现资金,缓解了我局负债压力。今年2月,我们按照集约化经营的思路,将有效经营性资产作为股份,加入电广传媒旗下即将上市的湖南有线集团公司,为我县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改造、双向网络改造、农村有线电视联网等项目争得上级公司累计下达融资1600多万元的总规模,为我县历年广电固定资产投资的2倍,促使我县广播电视由传统事业型向现代产业型转变,为双牌广电产业的迅速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引导,发挥宣传舆论主媒体作用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扩大与蔓延,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管理,做好舆论媒体的引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导向。受金融危机影响,国民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进而可能激发人们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大局。我局针对这一潜在"危机",加强对县广播电视台的领导和指导,督促广电新闻从业人员找准新闻报导的切入点,做好特殊时期的新闻工作,及时将金融危机相关讯息传达给全县人民,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增强群众的发展信心,有效疏导负面情绪,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二要加大涉农节目比重。因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从事出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量增大。我们要引导广播电视台加大农业节目比重,设置农业科技节目,介绍返乡农民工创业致富经验,播出农民喜闻乐见的影视剧,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三要扎实推进"村村通"工作。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架设现代文化通往广电盲区的桥梁,为边远地区农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的"德政工程"。而"家电下乡"活动是开发农村市场,拉动我国内部消费的"惠民工程"。我们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应。目前,省市分配我县卫星数字直播设备1477套已经到位。当务之急就是要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主动与乡镇场和商务、财政等部门配合,力争在5月底全部分发、运送、安装、调试、启用到有线网络没有覆盖的20户以上的自然村农户。同时,健全管理和服务机制,确保"村村通"工作做到长期通、优质通,为引导农民消费,盘活农村经济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上争外引,增强广播电视行业活力

  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自身努力来发展广电事业,会显得力不从心,步履艰难。只有做好上争外引工作,借壳上市,借船出海,方能推动我县广电事业走出困境,迎来繁荣。因此,在向上争取投入上,一方面要及时主动向省市广电部门汇报,争取上级在"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等项目上,将尽可能多的资金和设备向我县倾斜,支持我们这样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边远山区县广电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抓住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加入有线集团上市的机遇,瞄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标,主动与电广传媒及其网络公司和有线集团衔接,通过项目打造,让我县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县乡联网和CMMB传输覆盖系统项目尽快落户双牌,使先进技术早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年,县委、县政府已将我县投资600万元的县乡联网项目和投资1000万元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改造项目分别列为全县重点项目和县级领导联系考核项目。下一步我们必须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力争在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不辜负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厚爱和全县人民的期望。在对外技术引进上,一是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进一步的经济衰退,国外大量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流向我国。我们要借机做好吸收、利用工作,推动我县广电产业上水平、上台阶。二是注重引进国内先进厂商的设备和技术。目前,我县电广网络有限公司,已通过招标、洽谈等途径,与高斯贝尔、深圳速浪、永新视博、杭州万隆、长沙中星等厂商建立联系,不久,有关厂商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将进驻双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横向联系,努力让其先进技术在双牌生根、开花、结果。

  四、加大投入,推动广电事业跨越式发展

  投入,历来是事业发展的源泉。我县要在世界金融危机大背景和全国"增投入、保增长"的大环境中,力争今、明两年内完成广播电影电视公共产业投资2000万元,拉动全县城乡居民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消费性支出1亿元。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和主要载体。我们要利用广播电视与生俱来的优势和广电部门所担负的重要职责,主动请示,勤快汇报,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把广电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推动广电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二要争取各个部门的配合支持。广电工作上联工作繁忙的领导,下联千家万户的百姓,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个部门大力配合与全力支持。我们要巩固发展与县直部办委局和乡镇场的友好合作关系,在栏目宣传方面,用好合作部门的宣传信息和赞助资金,努力把我台联办的"行风热线"、"政法之窗"、"重点项目巡礼"、"移民科技致富"、"倾注三农"、"农民工培训"和"名校剧场"等栏目,办成全县人民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在网络发展方面,争取杆线产权单位配合,同意搭杆用电,减少与有关部门和沿途群众的矛盾纠纷,力争在有限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在费用收取方面,我们在停止模拟信号、传输数字信号和开展增值业务的工作过程中,争取同网同价、同质同价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分享新的利润点,挖掘增值空间,为滚动发展广电产业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三要争取全县人民的理解支持。人民群众是广电事业发展的基石。为了让全县每一个社会成员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当前要着重抓好两张网络的全覆盖:一是县乡有线电视全覆盖。当前,我们要把永江、何家洞、塘底、上梧江4个乡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工程这一全县重点工程抓紧抓实,力争年底前架设开通。二是边远山村直播卫星全覆盖。今年内,我县20户以上的自然村广播电视盲区全部实现直播卫星覆盖。要通过全县广电工作者的扎实工作和优质服务,赢得全县人民的信赖和支持,推动我县广电事业实现弯道超车,后发赶超。

(作者系双牌县广电局局长)

作者:蒋启和

编辑:李庆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