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安忠生)县公安局以治爆缉枪专项行动为依托强化民爆物品安全监管工作,五年来,未出现涉枪涉爆案(事)件。2006年--2010年,该局在治爆缉枪行动中,共收缴炸药2200公斤、雷管35600发、导火索1245米、黑火药6公斤、自制危爆品4.5公斤,打击处理15人。该局在治爆缉枪专项行动中,对于民爆物品的安全监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管理方法,民爆物品在近年的双牌经济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其强大的"爆破"作用。
首先,加强安全检查力度,严格涉爆单位监管
该局治安大队以检查建立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悬挂安全管理制度、登记爆炸物品来源与流向、记录单位安全检查情况等内容为重点,开展涉爆单位安全大检查,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治安大队危爆组针对本县涉爆单位的情况建立了每月定期通报情况,每月组织涉爆单位、人员开会,通报本月情况,共同抓好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治安大队、派出所实地查看出入库账目,了解每月爆炸物品使用情况、重点检查技防运行情况及驻库保安值班记录等方式,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治安大队、派出所加强普查、抽查力度,督促涉爆单位落实主体管理责任。
其次,加强重点人员摸排,严格涉爆人员监控
2010年世博、亚运会相继,该局治安大队、派出所以动态掌握涉爆从业人员、涉爆违法犯罪人员为重点,落实人员管控措施。他们对2004年以来因涉爆违法犯罪被打击处理人员进行全面核查,掌握相关人员的现实状态,特别是对已释放人员,由派出所按重点人员标准落实日常管理措施。经摸排,有5名涉爆违法人员由辖区派出所落实管控措施。对205名涉爆从业人员的基础信息进行了重新核对,按照工作规范要求逐人建立了档案,更新了相关信息。特别是永兰高速、双红连接线等外县市的涉爆人员,不仅掌握其基本信息,更是密切掌握其社会关系、思想动态。经常开展专项教育,在讲解爆炸物品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以案讲法的形式,讲解涉爆违法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的社会危害性,提升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
再次,加强违法犯罪打击,严格涉爆案件查处
为严厉打击涉爆违法犯罪行为,治安大队在治爆缉枪行动中以梳理未破案件、核查涉爆线索、重奖举报人为切入点,构建涉爆打防控体系。对2004年以来未破涉爆案件的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梳理,虽然我县无涉爆未破案件,但民警依然进行了认真核查。治爆缉枪专项行动以来,各办案单位均加大对违法举报线索的核查力度,建立了主管领导、民警责任制,做到件件有回复。治安大队核查涉爆线索7起,查实1起,查否6起,收缴炸药20公斤、雷管2234枚。
同时,加强协调机制建立,严格监管合力落实
在治爆缉枪行动中,该局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集全社会之力抓好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通过省、市通报的最新动态信息,调整日常监管重点,比如:亚运会期间,停止或严格审批,特别是途径两广省市的民爆物品。二是协调安监、国土等职能部门,强化采石等企业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并加大对非法开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消除爆炸物品的黑市需求,净化双牌治安环境。
[编辑:黄慧萍]
[责编:蒋国庆]
作者:安忠生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