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龙夜话

作者:枫林 编辑:李庆石 2017-02-28 18:58:27
—分享—

  

  黄龙山,黄泥山,黄龙原自黄泥中.

  笔者工作的地方是在一个叫黄龙山的村落,村子原先一直称做黄泥山.前几年,一地方官到任,在他颇具诗人的目光下,山形如龟如蛇,水绕山环,游走盘旋尤如神龙戏水,遂更名为黄龙山.加之民风淳朴,宁静幽远,不辞为一潇湘胜景.在他的策动下,居然有不少人慕名探访.于是旅游开发的热潮滚滚而来,政府舍弃了原来的风水宝地(据说那里曾出过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原台北市市长),将驻地随之迁于此.

  山水之别,不外乎奇险秀丽。基本元素相同,排列组合全赖造化之功,再增添些人为之力,佐以历史传奇、风土人情更是引人入胜。若西湖比之西子,名媛闺秀,风华绝代,则山野村姑,玉璞天成,率性自然,另有一番野趣。

  同事在外游历一番,回来大发不如斯地的感慨,仿沁园春.雪做一首沁园春.黄龙山,甚为自得.就如习惯了一个人,横看竖看亦是欢喜。

  笔者不觉山水之妙,初来只为这穷山恶水原始闭塞而放声大哭,然假以时日,渐觉有山有水,水光山色,云淡风轻,山在\树在\大地在\岁月在,世界美好,还要怎样美妙的世界?

  蝥居此地,所见所闻亦拘泥其中,晚来无事,收集些其人其事,敲打成篇,冠之以黄龙夜话.闲时翻阅消遣,影象历历,倒有几分乐趣,倘若以后离开也能留存纪念,不枉一场相识.

  同事二三十人,女性寥寥,男性居多,平日称呼,多冠以职务,私下却起了不少名号.当今潮流,领导多以老板居之,我们亦不能免俗,有大老板\二老板之称,余者混杂,有元老\保长\烟枪\标哥\阳光\小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么一干人聚在一起又是怎样的境况?

  “表哥”

  吾们都叫他标哥。标哥发音稍重就变成表哥了.

  标哥在这呆了九年,真正的三朝元老。

  标哥其实长得一表人才,堂堂正正,有骨有肉,是我头脑中积累起来的正派人物和男子汉的形像.

  当然,这是我现在看到他的样子,人家都说他年青些的时候没这么有格,看上去又黑又老,三十多了还没娶上老婆,据说有次他追求单位的女同事,女方傲气的说,也不看自己什么样,我就是嫁不出去也不会嫁给你,他急了,反唇相讥,我就是一辈子打光棍也不会娶你.

  后来这段往事传为笑谈,标哥如今已是两岁孩童的父亲,提起他的女儿,慈爱有加。当年,他追求过的女同事依然孑然一身,境状不佳,偶尔别人说笑谈到她,他往往大大咧咧的笑笑,当时已惘然的表情。人生的境遇,有谁能说得清?

  “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等的人在多远的未来”?

  “当爱情经过的时候没有牵到他的手,到下一个路口,是向左还是向右?”

  标哥笑起来很好看,眼睛虽然大,笑起来也和阳光一样,月牙儿弯弯,嘴角上翘却使劲抿着,笑不露齿,样子很可爱。

  我开玩笑,标哥的牙那么白,不露出来秀秀太可惜啦。

  平时瞧他老穿一身“黄皮”,刚开始,以为他跟陈烟枪一样出身行伍,他那架式、身段也确实像军人,其实不是。

  他是一天兵都没当过,枪倒摸过几下,因为兼任了乡里的武装部长,“黄皮”是上面发的,有好几套,换来换去,咋看起来好象成天都穿着那一套。“黄皮”被咱们取笑了几回,他也穿起那种休闲西装来了,头发短短的,一根一根向上竖,身架很好,穿起来,矫健利索,有款有型,精神着呢。

  标哥年轻的时候象个楞儿青,关于他的笑话很多,有西装变稻草的故事。他那时十七八岁,学校刚毕业去长沙找表哥,不会问路,坐公交从起点坐到终点又倒回来,一个人在街上逛,有人提着几个包拦住他:“小哥,看看西装吧,六十元一件。标哥动心了,说看看.把包打开来,衣服不错又便宜,就满心欢喜的买下了。走了一段路,想再瞧瞧买的新衣服,扯扯拉链,打不开,望望周围都是人觉不好意思,就找个角落将拉链用力扯开,发现包里面装的全是稻草。

  标哥跟单位的绝大多数同事一样,是九十年代毕业的中专生。那时,中专毕业包工作分配,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从广阔的农村来又回到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去!据说,这对于家在农村的他们是很实惠的。一方面,家里孩子多,条件差,早点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毕业出来分在本乡本土工作,也方便照顾家里。农忙的时节,往往要回家帮忙的。标哥是农校毕业的,农活样样在行,既是理论者也是忠实的实践者,刚出来工作不久能够肩担200多斤的担子。那时工作,133元一个月的工资,乡镇穷的还拿不到。标哥有次去别的乡镇开会,人家给他一包翻盖的白沙烟,自己舍不得抽,眼巴巴的带回去,摆谱呢,见人发一支,人家都乐,标哥啊,发财回来啦,他可笑眯眯。

  现在,村里的老人家还记得标哥给他们挑水,脚下利索,跑得飞快,一口气可挑好几担呢。老人家的神情我看得明白,今非昔比,他是在拿我跟标哥他们比较呢,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女娃娃一个,瞧着斯文别扭,还不能陪着他们过过酒瘾。可是时代在进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处事方式,而且,用管子接来的自来水不是比挑水要好么?

  我在别人的述说中,依稀揣摩标哥的光辉事迹。

  我们呆的这个乡镇,村落散而远,直到我来的时候,12条村级公路才基本通完。有些处在大山深处,世外非桃源,修路阻力却大,百姓好斗,修路的时候有一帮人故意挑起事端,挖掘机怎么也上不去,百姓越聚越多,闹轰轰,推推搡搡,都抄着家伙,械斗一触即发,炸药包眼看就要燃了。标哥当时是那个村的驻村干部,挺身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领头的几个人摁倒在地,大吼一声:谁敢动一下?有话好说,放下家伙!标哥这一壮举在我看来不逊于黄继光以身堵碉堡。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从少年看成壮年,标哥他们依然活跃在最广大的基层,当然,现在他也算是领导了......

  有一句平易的话,最适合标哥了,那就是,好人一生平安!标哥,好人一生平安呵!


[编辑:黄慧萍]
[责编:蒋国庆]

作者:枫林

编辑:李庆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