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组织安排我到县供销合作联社担任主任,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人服从组织安排,立足本职,奉献事业,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任职以来的学习、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讲学习
1、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新时期党的执政理论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反腐倡廉的重要指示及《廉政准则》,提高了决策水平和驾驭全局能力。
2、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党性觉悟。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了党性觉悟。
3、努力钻研业务,增强供销业务能力。学深学透党中央、省、市《关于供销社发展的若干意见》、“新网工程”建设等文件精神,为带领全社人员加快供销社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抓重点
供销社改制后,只留下一块牌子、一枚章子、一套班子。处于“三多三少”状态:下岗职工多、累积债务多、矛盾纠纷多;资金来源少、专业人才少、系统扶持少,成为全国典型的空白与薄弱县。据此,结合县社实际,制定了“保稳定、转作风、兴项目、促发展”的工作目标。
1、周密布局,确保稳定。县社做到了“五有”:有班子、有方案、有台帐、有承诺、有落实。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调处了大小纠纷二十余起,实现了“五无”:无上市赴省进京上访、无安全责任事故、无民转刑、无法轮功及邪教组织、无黄赌毒。
2、转变作风,服务“三农”。结合“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下基层,问民情;下村组,送温馨;下企业,促经营;下市场,搭商信。一是积极推进“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发展农村服务网点158家,覆盖面达95%。二是积极打造项目,努力争取支持。打造了十二个项目进入省社项目库,争取资金近两百万元,虽不能与其他系统相提并论,但在本系统,纵向比,创历史新高,横向比,列全市前茅,受到了市社主要领导好评。三是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组建有特色、有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六家。四是积极开通“网上供销社”,解决老百姓买难卖难问题。建立县级网上供销服务中心一个,乡镇网上供销加盟店五个,搜集当地农特新产品信息并上网发布。
三、强管理
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杜绝“家长制”、“一言谈”。一是建章整制,有章可循。现已建立了机关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党风廉政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卫生制度、值日制度、小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等。二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做到了一般事情班子集体研究,重大事情职工大会决定。三是严于律己,管好家人。妻子在五星岭林场从事营林工作,女儿就学二中高一,无任何违法违纪违制违规现象。四是以身作则,加强团结。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大局、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讲党性,讲原则、讲团结、讲正气,全社上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工作争着干、抢着办,真正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为供销事业发展齐心协力。
四、弘品德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坚持严把交办人经手关、分管领导审核关、主管领导核报关,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财务由分管副职一支笔审批,没有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作,本单位没有重点项目;本单位的公务用车是全市供销系统和全县科局最差的,只能在市内行驶的一台普通老款桑塔纳;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奉献意识,不断增强事业感、责任感;不收受贿赂,没有利用职权为亲朋好友谋利益;坚持立足工作实际,不断解放思想,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加强品行修养,提升思想境界,保持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升迁去留和名利得失;坚持公道处事,友善待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切实做到自省、自警、自励、自律;生活作风正派,个人情趣健康,从不涉足低俗场所,从不参与赌博;尊老爱幼,团结同志,家庭关系和睦。
新的工作岗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与组织和领导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知难而进意识淡薄;二是客人来往比往届多,有时多喝了几杯老米酒;三是本单位地位低矛盾多,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探索发展新路子,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佚名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