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我县茶林镇以“旅游强镇”、“文化强镇”为中心,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抢抓机遇,上争项目,外引资金,实现了“六个结合”,并成功创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辖区内的桐子坳村成功创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大河江村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使美丽乡村建设既有外延,又有内涵。
一是与农业产业培育相结合。发展观光农业、精品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等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实施土地流转,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实体做大做强,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抱团发展。
二是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围绕特色产业开展项目建设,提升桐子坳原始银杏林、大河江邓家大院古建筑群、天子山原始次森林景区、新院子葡萄基地等乡村旅游景点的形象和品味,不断优化乡村旅游景点的环境,领略茶林山水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观光农业的魅力之处。
三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围绕群众急需的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环境污染治理、房屋改造等问题,引导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环境恶劣的群众搬迁到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的地方生产生活。抓好农村水、电、路、讯、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面对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引导群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融入到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实现可持续发展。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通过组建小戏曲班子、民乐民调组织、红白喜事演绎组织等,积极挖掘地方文化,既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又保护和传承了传统文化。
五是与就业惠民相结合工程相结合。围绕“富”字做文章,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拓宽农民致富门路,突出扶贫攻坚和多元化增收,培育高效特色种殖业、养殖业、家庭手工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广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村民“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建管长效机制。
六是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党组织及两委自身建设,同时建立了相关实体组织,“如计划生育协会”、“红白喜事理事会”、“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突发事件(扑火)应急分队”、“村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及民主理财小组”等,搭建群众广泛参与、民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平台,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实现邻里关系融洽、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关系融洽,为建设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打下坚实基础。(黄锦先)
[编辑:唐娟]
作者:黄锦先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