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来,我县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助残扶贫活动,有效改善了贫困残疾人的民生。
一是“连千村帮万户”活动。县残联定向帮扶打鼓坪乡打鼓坪村,通过相关项目,重点帮助10户残疾人家庭解决当前困难并找到脱贫门路,支持3户残疾人家庭建起新房;争取县残工委和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支持,帮助该村获得移民、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13.5万元,改善了该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二是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活动。在创业实用技术培训上,县残联选拔60名残疾人,采取封闭式管理,进行为期5天的培训,联系扶贫、人社等部门,与培训残疾人达成跟进帮扶意向,致力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点燃全县残疾人创业创新的激情。在就业基本技能培训上,我县对80名贫困残疾人实施针对性培训,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职业技能。今年1-11月,全县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238人。
三是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活动。我县将“阳光安居工程”作为改善残疾人人居环境的实事项目,加大支助和监管力度。县残联与住建部门配合,切块30户农村危改资金,与国彩公益金13.5万元捆绑起来,每户资助1.5万元以上。这一项目较往年实施进度更快,建筑质量更高。全县3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喜迁新居。
四是助残保学活动。我县将这一活动作为改变残疾人家庭命运的重要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公开保证全县因残因贫失学辍学“0”指标。通过动态服务、加大资助、形成合力等举措的落实,全县适龄适学残疾人247人、残疾人子女526人逐一进入校园,这一活动取得圆满的阶段性成果。
五是贫重残疾人帮扶活动。针对重残护理问题,我县出台《双牌县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细则》,按照每月50元的最低标准,推行重残护补制度。针对残疾人康复问题,我县组织7名残疾幼儿到上级康复机构进行免费抢救性康复;为230名残疾人免费发放矫形器、轮椅等康复器具。针对残疾人困难问题,县残联在发放临时救助金和走访慰问金13万元的同时,通过残工委成员单位,组织助残志愿者与1800个残疾人家庭结对帮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2100多个。
六是特困残疾人保底服务活动。县残工委建立信息互通平台,确保残疾人保底服务到位。民政部门将2300名重残和贫残家庭全部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县财政出资为374名农村一级重残者办理“新农合”,做到“重点突出”;教育部门对773名残疾人及其子女落实全免、减免和资助等对策,兑现“助残保学”。(周雪梅)
[编辑:唐娟]
作者:周雪梅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