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骆雄 汤汉梧)随着国税队伍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年干部在国税队伍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从前几年的生力军转眼成为国税队伍的主力军。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年干部的管理、努力提高中年干部的素质、因势利导激发中年干部的工作热情,成为摆在广大国税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前的新课题。笔者结合双牌县国税局中年干部的现状及管理等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对抓好中年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概况
(一)、中年干部的结构。双牌县国税局现有在职人员73人,其中35至45岁的中年干部有43人,35岁以下的8人,45岁以上的21人。35至45岁的人员中,从政治面貌分析,中年干部中党员36人,占全体党员的占59%。从学历上分析,大专以上学历35人,占全局大专以上学历的56%;拥有大学学历的中年干部构成为全局干部队伍的主体。
(二)、中年干部的来源。全局43名中年干部的来源比较复杂:一是从学校分配的有8人,占18.60%,二是部队转业安置的有3人,占6.98%;三是招进的人员有19人,占44.19%;四是干部子弟内招的10人,占23.26%,五是其它来源的有3人,占6.98%。来源的复杂性导致中年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给中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中年干部的状况。前几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中年干部推上竞争的前沿,使一批中年干部脱颖而出,走向了领导岗位。在双牌县国税局的中年干部中,担任局领导的4人,担任科室(局)正职的9人,占中层正职13人的69.23%。中年干部已成为当前国税干部队伍的主力军,在工作中无疑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特点
(一)、思想上的特点。一是精心分散,思想波动大。中年干部上有老,下有小,随着工作和学习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困难越来越多,难免会淤积情绪,分散精力。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步伐较慢,特别在推行税收信息化建设中,能在第一时间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的中年干部不多。二是自尊心强,承受能力却不强。中年干部正值人生的成熟期,干事业的雄心仍在,斗志依然昂扬,希望在工作中大显身手,干出一番业绩。可一旦受到一些挫折,往往会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产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错觉,甚至抱怨牢骚不断。三是自制能力不够。存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
(二)、学习上的特点。一是学习上有压力,但学习风气不浓。在中年干部中特别是基层的中年干部存在学习自觉性不强、学风不浓的现象。二是重经验,轻能力。许多中年干部在工作中,学习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学习不扎实,对新的税收业务不熟练,对新征管模式不适应,素质提高慢,工作漂浮,不能沉下去。基层的税收工作辛苦、条件比较恶劣,一些中年干部在征管过程中不能深入纳税户,给税收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工作方法简单,责任心淡薄。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能拖则拖,能放就放,缺乏解决问题的进取心和耐心。
(三)、工作上的特点。一是重说教,轻行动。一些领导对中年工作不是不重视,但往往只停留在会议上进行强调等表面形式,没有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到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重个体、轻群体。对于突出的单个中年干部,组织上往往加以重点培养以至提拔,但中年是一个群体,在中年群体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对中年干部形成向心力达到发挥中年群体作用。三是重硬件,轻软件。在抓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视硬件建设对软环境建设有所放松,如在文明单位创建中,用于文明创建的打粉工程及宣传支出往往大于教育培训费用的支出,因而缺乏凝聚力,使工作事倍功半。四是教育形式单一,制约乏力。对中年干部的教育没有针对中年的特征开展活动,对中年干部的监督不力,一些干部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三、建议
要抓好中年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税收工作的中心和主线,抓住中年干部的工作和学习特征,让他们能够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在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改进教育的途径,创新教育培训方法,优化教育培训内容,提高中年干部的素质。
(一)、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在理解、关心、尊重的基础上,将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采取适合中年人口味,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把工作做实、做好、做活,从而将中年人的思想问题找准、摸透、解开,达到教育中年、塑造新一代中年干部典型的目的,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二)、优化教育培训内容。采取缺什么就学什么,干什么就钻什么的培训思路,强化岗位技能教育。提高中年干部的政策决策能力、领导协调能力、写作调研能力、查帐审理和税收分析能力。使他们成为一群“张口讲得,提笔写得,查帐查得,上机操作得”的合格税务工作者。
(三)、改进教育培训途径。摒弃那种思想政治教育靠说教、靠培训靠办班考试的传统教育培训途径,通过广泛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吸引广大中年干部自觉投入其中,做到寓教于乐。在内部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其竞争性和参予性,如开展岗位技能比武,举办各种知识竞赛,使他们在活动中自觉地学习有关知识;其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外届的交流,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在交流中,增长中年干部处理实际问题的公关、组织和协调能力。
(四)、创新教育培训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身边的榜样,树立中年人自己的榜样,促使中年干部在榜样的激励下自觉学先进、赶先进,从而成为先进;二是推行需求激励,积极创造条件,将中年干部的各种需求加以正面引导,譬如:子女的求学,中年干部的身心健康咨询等,通过解决他们的合理需求,从而激发其情感,鼓励其斗志,促进中年干部健康成长。三是推行机制激励。建立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将真才实学的中年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上,促使中年干部学真工夫,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中潜移默化,完善提高。
[编辑:何 恒]
[责编:蒋国庆]
作者:骆雄 汤汉梧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