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拓创新 整体推进 努力打造山区教育信息化的高速通道

作者:胡佐军 卿明富 编辑:李庆石 2017-02-28 18:53:54
—分享—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双牌山区的迤逦风光,境内山川秀美,被誉为镶嵌在岭北的一颗明珠。双牌建县于1969年,现辖7乡5镇2林场和1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全县土地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大体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总人口20.3万,是一个山区穷县、人口小县、林业大县。全县现有10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校学生22609人,在职教职员工1748人。

  由于群山连绵,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我县曾因教育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教法陈旧,曾几何时,双牌一些学子的“求学梦”由“希望”变成了“失望”,其命运也无奈因此而改变。为了大力改善我县山区教育的现状,帮助双牌学子顺利实现“我的梦”——“我的求学梦”——“我的中国梦”,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把教育优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标准、高要求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现已构建起我县山区教育信息化的“高速通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顺利通过“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验收,2014年顺利通过了湖南省信息化试点县中期评估,并通过了湖南省“县域整体推进三通工程奖补资金”项目验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推进大手笔。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我们坚持高规格谋划,高标准建设,我县制定了《双牌县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纲要(2010-2020年)》、《双牌县教育信息化试点县建设考核方案》等文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副组长,教育、发改、财政、民政、人社、电信、移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牌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全面实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把手”工程,由“一把手”负总责,其任期目标、评优晋级均与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挂钩,教育局及各学校均成立了相应的班子,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学校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格局。

  ——资金大投入。我们按照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要先行”的工作思路,多管齐下,多渠道筹措教育信息化经费,有效地解决了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的“瓶颈”:一是我县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维护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75万元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二是从学生公用经费中提取10%;三是充分利用上级薄弱学校改造的装备类经费;四是与企业(供货商)合作,让其垫资提供设施设备。近三年来,全县先后投入信息代化建设资金3900多万元,占到了近三年教育建设总投入的30%左右,建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有力保障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装备大改善。近几年来,我县以合格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为契机,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想方设法添置设施设备。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新建(维修)教学教辅用房82600多㎡,新建和改扩建200m运动场9个;建设县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机房1间,配备学生用电脑1720台,生机比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12:1、10:1和8:1,新建多媒体教室31间,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34间,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班班通”设备440套,全县100%的教学班实现了“班班通”,为一线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1157台。

  ——网络大覆盖。我们依托电信、移动等网络平台,举全县之力推进宽带网络进校园活动,目前全县100%的学校开通了10兆或10兆以上带宽光纤网络,80%的校园同时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村小、教学点也利用视频接收播放设备实现了数字全覆盖,现在不管是城区学校的班级,还是村级教学点的班级都有“千里眼”、“顺风耳”。

  ——资源大应用。我们依托“世界大学城”、“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等平台,已建成了县级资源服务分平台,并整合本地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等方方面面的资源,逐步完善县域教育云平台;构建了教育局办公OA系统、校务办公系统、装备与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督导评估系统及多媒体视频教研系统等管理应用系统。全县100%的专任教师开通了个人学习空间,初中阶段以上70%的学生开通了网络QQ学习空间,建立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辅导与咨询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建设留守儿童爱心视频室28个,定期不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其外出务工的亲人视频交流,每学年至少举办4次以上的信息教学、教研竞赛活动,信息化教学学科覆盖率达100%,我县教师运用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活跃度排名一直位于2-6名。我县茶林学校盘云彪老师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及班班通设备这个优势,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道德模范评选时先进人物的事迹视频资料引进课堂开展教学,部分学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课例得到了前来检查工作的省市教育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我县江村镇中心小学周年玉老师虽然早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但她几十年如一日长期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自从学校有了网络和“班班通”设备后,从“零”开始,不懂就问、就学、就钻,近年来,她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空间,无论是写作、字词、阅读教学,还是复习巩固练习都摸索着运用空间这个载体,同时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或图片等形式上传到空间,引导学生去感悟、学习,并尝试用空间开展班级管理,用QQ与家长和学生交流沟通联系,取得了事差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她的空间也因此成为湖南省基础资源网中“最受关注空间”。

  ——师资大培训。我们以优化结构、政策激励、强化培训为抓手,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是优化师资结构。为了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采取过硬措施共引进各层次年轻优秀教师212名,目前全县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5.2%,其中30岁以下的占23.3%,新鲜血液的输入有效改善了师资队伍知识老化特别是现代教育信息能力不足的状况,为全县山区教育信息化工程添加了强劲的“助推剂”。二是强化政策激励。我们制定下发了教育信息化考核方案,对年度考核得分排名全县前6名的学校及管理员分别给予1000-2000元、400-600元的奖励,对年度考核得分前80名的教师给予200-600元的奖励,并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同时明确规定,凡运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每节课加记0。2课时。三是新老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年轻优秀教师信息化知识熟练和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互补优势,每学年组织实施“新老教师结对”活动,推动新老教师之间沟通学习,实现知识共享、资源共享和技术共享,达到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老教师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的目的,推动全县教师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四是开展专业培训。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从人力、物力上对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外聘”和“内请”组织专业讲授团队,采取集中与分散的形式,对全县在职教师实行分片区、分级别、分层次开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逐步形成了专业团队培训学校管理员、管理员培训中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带动老年教师的梯度培训体系,每年开展教育信息技术培训4000余人次,目前,全县100%的教师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45岁以下的教师100%完成初级、中级应用培训,30%的教师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级应用培训。

  ——效益大显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刻体会到到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实效也日趋凸显。一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浓了。由于各方面原因,大部分山区孩子视野相对较窄,个别孩子还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们对大山外面信息获取的愿望非常强烈。现代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运用,突然间让子孩子们有“千里眼”----见所之未见、“顺风耳”——闻所之未闻,有效地开启了山区孩子的新视窗、新天地,上课专注度提高了,学习兴趣变浓了。阳明山学校六年级学生肖某曾经上课不专心,成绩不好,十分调皮,管理起来让老师头痛。而自从有老师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和班班通开展教学后,该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得到了提高,同时在老师与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下,该生用QQ空间学习,用网络视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二是教师备课效率变高了。老师们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化资源,轻松获取海量有效的教学资源,大幅度提高了教师们备课的质量和效率,明显增强了课堂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我们结合实际开展“在线交流”、“网络教研”,围绕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个主题展开研究和讨论,逐渐成形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启山区学校少教多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目前“少教多学”模式已在全县学校发芽、生根、开花,喜人的“春华”之势,必定是硕果累累的“秋实”之喜。阳明山学校英语老师蒋兰辉通过利用相关的网络资源备课,有效地走出了传统的手写备课模式,不但速度快了,而且音频、视频、图片等很多以前无法进入教案和课堂的东西,现在轻而易举的实现了,因而所任年级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三是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加快了。全县各个学校建立了电子校务平台和电子公共显示终端,努力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实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升了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家校互通工程也正在稳步推进。县明德学校通过建立个人QQ空间,开辟班级间QQ群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习作,记下自己的成长足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老师在QQ群里,布置作业,讲解作业的重点与难点,及时与学生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拉近了家长、老师相互交流的距离,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距离。江村学校的周年玉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家长写了一首诗,字写得很漂亮,也很有教育意义,周老师看到后,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教育素材,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把这首诗通过扫描上传到空间里,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包含的教育意义,学习汉字的规范书写,这既尊重了家长,密切了与家长联系,又关注了学生的成长。四是教学效益显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据统计,我县今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269人,较去年增加67人,二本以上上线率35.3%,居全市第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98.98%,居全市第一;中考成绩稳中有升,全科合格为88.43%,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此外县一中成功跻身国培基地学校行列,自10月24日至11月15日已成功完成了3期国培任务,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18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得到了省市教育部门领导的好评和全体学员的称赞。

  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我们将乘上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快车”驶入信息化的“高速通道”,前进,前进,前进,为全面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双牌县教育局胡佐军 卿明富)

[责编:蒋国庆]

作者:胡佐军 卿明富

编辑:李庆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