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7月20日,以县人大办牵头,县交通运输局、县森林公安分局为后盾单位共同组建的建整扶贫工作队对上梧江瑶族乡蒋家田村开展建整扶贫、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三单位领导、党员共27人,深入该村群众,再次摸清村情组情民情,结对帮扶,帮助28户贫、特困户修改、落实脱贫致富方案,架设连心桥,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使全村贫、特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海涌带领全局领导班子成员8人、站所股室负责人6人,再次深入上梧江瑶族乡蒋家田村结对帮扶,动真碰硬。他们一道与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一道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高温,串村走户,摸实情,走访贫困户、特困户14户,每户送去慰问金400元。魏海涌自告奋勇主动提出负责联系四丘田组贫困户聂运定(因病致贫)、老屋场组特困户蒋学军(其妻患子宫癌)两户贫、特困户,其他班子成员和各站所股室负责人每人联系一户贫、特困户。县交通运输局领导的真诚帮助得到了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树立了他们脱贫的决心,提高了工作热情,增加了工作责任感和责任心。在县交通运输局班子成员和各站所股室负责人的积极指导和参与下,村支部、村委会发挥了“火车头”的核心、领导作用,把实现农村脱贫致富作为其工作的极及重要的头等大事来抓,摆在一切工作之首。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了对脱贫致富的重要性的高度认识,进一步修改脱贫致富规划,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加强了支部妇代会、计生协会、村民议事会和社会综合治理等组织建设,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县交通运输局这支扶持大军进村前,局里专门召开了联系蒋家田村结对帮扶工作会议,提高了帮扶者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他(她)们一下到村里,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潘光伟同志的情况介绍后,更产生了大家对扶贫工作的紧迫感。他们不辞劳苦,不怕山高路陡,立即赶到各村民组,再次了解基本情况,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逐户走访慰问贫困户、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有的女同志因水土不服,先后拉肚子;有的年纪大一点的领导顶烈日,冒高温,撑着拐棍,同乡、村干部一起奔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有的同志因肠胃不好,体力不支,爬山路特别吃力但从未叫一声苦,自始至终同乡、村干部一起慰问、了解、动员“三户”。他们每深入一户就广泛宣传“治贫必先治愚,扶贫须先扶志”、“自力更生,勤劳脱贫致富”、“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这些励志朴素道理。他们深知,下村深入群众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表现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他们就是以这种勇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同这些贫困户、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及父老乡亲们建立了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从而帮助群众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
结对帮扶动真格,严实精准包户扶。县交通运输局这次下农村是真扶贫、扶真贫,帮助群众办实事,解决具体问题。人人立下了军令状,扶持对象不脱贫,永远不撤队。帮扶,是我们交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脱贫,是贫困者终生难忘的荣耀。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海涌同志吩咐大家:“现在,蒋家田村扶贫的底子已摸得又清又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已制订得既具体又详细,关键就看落实,要下大力气把纸上的规划变成现实。把办贫、特困户的事作为自己的事来办,集中精力、物力、财力办几件扎扎实实的事情,让群众看得到,摸得着,这才是我们扶贫的真正目的,也是蒋家田村群众的迫切要求。”近段,县交通运输局扶持大军共做了如下几件事:
一是发展公益事业,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蒋家田村群众喊得最多、喊得最响亮、喊得最久、喊了几百年的口号,祖祖辈辈一直没有实现通车的愿望,通路可以说是蒋家田村民一直的梦想。县交通运输局的领导深刻认识到:制约瑶乡蒋家田村脱贫致富步伐的主要原因是山高路险,交通闭塞。全村仅有能通三、四、五、六、七、八组的7.5公里的通达路,不仅弯多、坡陡、又窄、坑坑洼洼、破烂不堪、里程长,而且资金缺乏、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复杂、难度大。这个硬化村道的千年梦在交通人的努力下,已经把纸上的规划变成了美丽的现实。
二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县交通运输局帮助该村因地制宜发展生姜种植。全局结对帮扶的14户贫、特困,每户制订的规划原定于今年脱贫,明年致富。县交通运输局领导通过反复思考、深思熟虑后,发现其规划不科学,脱贫步子太快,脱离实际,不符合现实。立即组织帮扶者帮助贫、特困户修改规划。修改后的规划为:今年起步,明年脱贫,后年致富。县交通运输局帮扶大军抓住蒋家田村气候适合种姜这一特点,大力发展种姜业。扩面积,勤管理,现大片大片的生姜绿油油,长势喜人。县交通运输局联系的14户结对帮扶对象中有50℅的户已成为了种姜大户。
三是劳务输出,发展密集型经济。县交通运输局广泛动员该村8户贫、特困的有志青壮年大搞劳务输出,支持他们外出打工、经商、办企业、当老板,解决劳动力总量过剩、缓解就业压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力供给。
四是走出大山,发展特色产业。支持该村四丘田组贫困户蒋学军走出大山,到县城周边发展,帮助其贷款在泷泊镇良村租赁土地建起了葡萄基地,明年准备扩大至50亩,以后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努力成为双牌的特色产业基地。
五是在山靠山,大力发展养殖业。蒋家田村山地面积广,为饲养山羊提供了便利条件,山羊销路好,是一条致富的捷径,县交通运输局帮扶领导根据该村的自然条件,支持2户有想法的贫特户发展山羊养殖,已建好了羊圈,购回了种羊。(周旭源)
[编辑:唐娟]
作者:周旭源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