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学生的1元捐款
奉和平今年6岁,现就读于何家洞小学一年级。奉和平的家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共有5口人。奉和平的姐姐跟他在同一所学校读五年级,母亲不幸患有先天性精神病,没有劳动能力,姐弟俩自小就由年迈的奶奶照顾饮食起居。半月前,奉和平的父亲因不堪家庭重负,精神陷入混乱而离家出走,至今尚未寻回。
近日,学校发出希望工程“爱心助学”捐款活动的倡议,奉和平为此发愁了很久。他很想为需要帮助的朋友献出自己一片爱心,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向家里要钱。他的心事被细心的奶奶发现了,在募捐活动的当天,奉和平的奶奶来到了学校,并往募捐箱里投了1元钱,她说:“我家里穷得很,但是这个'希望工程'每年都给我们送钱。今年,我不管怎样也要让平平为他们捐点钱”。
一所学校的216元捐款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何家洞小学始建于1984年,学校四面环山,交通闭塞,条件十分艰苦。学校目前共有7个教学班,316名学生,在职在岗教师19人。学校的学生60%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多半远赴广东等地务工,他们大多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学校的师资力量也相对缺乏,许多年轻教师身兼数职,邓谢慧老师既是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三年级的英语老师,另外还负责学校的打印工作;因公租房建设拆除了大量住房,师生住房也极其紧缺,三、四、五年级的28名男生共同挤住在一个不到50平米的寝室。
三月是传统的学雷锋月,为了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每年3月份学校都会组织开展各类“向雷锋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主题活动。今年,学校组织“爱心助学”捐款活动,全校学生踊跃参与,纷纷拿出自己积攒已久的零花钱,争先恐后的往募捐箱里投。满满的一箱捐款里面大部分是一角、五角、一元的面值,全校316名学生,共计捐款216元。
比起受助,他们更懂得付出
共青团双牌县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他们收到了何家洞小学、林江小学、蔡里口小学等多家来自偏远山区学校的捐款,这些学校前来上交捐款时,都说着相似的话,他们总说: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总共才捐了这么点,还请不要嫌少,这是师生们一点小小的爱心。歉疚的话语,折射出大山里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他们家庭困难,条件艰苦,求学不易,却满怀爱心。他们需要帮助,需要关爱,却更懂得感恩,懂得付出。这小小的一毛、五毛、一块钱捐款,承载的却是山里孩子们一颗颗沉甸甸的爱心。(卢胜 卜艳华)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