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 星期三 小雨 15 °C
10月17日,既是我国第五个“扶贫日”,又恰逢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们与结对帮扶对象相约拜访的日子。
8时10分,我和龚域、胡万开、蒋华、周孝华、申峻齐一行6人迎着秋风细雨,驱车从县城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距县城50多公里的江村镇码头,因安全因素渡轮禁运,只能步行到清明田。我们下了车,一路谈笑风生,观景抒怀走过仙人吊桥,来到了访尧村。说来也巧,访尧村村头居然停着一辆刚卸完货的货运小汽车,我们上去跟司机一番“价格战”后,便租车开始翻山越岭,途中一路颠簸,喧闹的集镇渐行渐远,崎岖不平的山路唯有小货车走过的痕迹,一路似乎见不到一户人家,约莫二十分钟后,终于来到了宁静而秀丽的清明田村。
清明田村位于县城东南部,是江村镇贫困村之一。该村由原清明田村、小岱村合并设立,辖区面积22.8平方公里,共有23个村民小组,651户2400人。其中贫困户172户,692人。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由县人武部办公室牵头,县人防办、农机局作为后盾单位对清明田村实施对口帮扶。我局13名干部职工与该村42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其中我个人就对接了谢代友、周仁富、朱建平、朱卫华4户人家。
11时20分,我们开始各自走访各自的结对帮扶对象。我踏着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来到了周仁富家。周仁富神经有点小问题,常年随亲友外出打工,家中只有82岁高龄的父亲周先旦老人。周老伯身体还算硬朗,知道我今天来,他早早地在大门口静静地候着,见此景我的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大伯,天气有点凉,你怎么在门口等我呀?”我一边说一边搀扶着周大伯进屋。周大伯边回屋边笑道:“知道你今天来,我在门口接你呀!”我陪他坐下,耐心询问了老人家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周大伯说:“家里养有60只土鸡、200尾鱼,产业奖补有900元,儿子在外省打工交通补助又有600元,生活日渐变好,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你们长期的帮助与扶持。”听了周大伯的这一番话,我心里才舒坦了一些。临走时,我一再叮嘱周大伯注意安全和身体,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向村里和扶贫干部寻求帮助,也可以打电话给我来帮忙。
11时50分,我走过一段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来到了朱建平家。朱建平家共有四口人,年已七旬的父母体弱多病,他和弟弟因家里条件不好,高中未毕业就到广东进厂务工,维持生计,如今两兄弟四十出头了都还没有结婚生子。我刚坐下,朱建平连忙摆桌倒茶,还拿出新采摘的板栗让我品尝。朱建平说:“今年两个老人家身体不好,我和弟弟商量由我回来照顾老人家,他在外面继续打工挣钱,回来后发现其实在家发展也挺好的,有你们的帮助,今年我们还养了两头牛,可以讲现在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我接下他的话说;“你哥儿两个这样分工是对的,老人家一定要照顾好,子欲孝而亲不在悔之晚矣!其实你家的困难就是你兄弟两个娶媳妇的问题让二老挂心,如果今年你讨个婆娘回来,明年再给二老添个孙子,我看二老的病也自然会好了”。两个老人家笑了,屋子里的人都笑了。临走时,我握着朱老叔的手说:“你们要多注意身体,娶儿媳妇这事别太着急上火,我们大家都会牵线搭桥的”。
12时30分,我走过一段烂泥田耕路,便来到了谢代友家。谢代友的儿子谢富杰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在附近打些零工,照顾着91岁高龄的父亲谢万兴。今天赶巧有人请谢代友帮忙,在家里的只有谢万兴老人家。他老人家爱喝酒,也吸烟,虽说年长,却耳聪目明,神志清醒,语言表达还很顺溜,只是有点易记易忘。我坐到他身边还没开口说话,他老人家倒向我问起家常来:“小文局长,你父母还在吗?爱人在哪上班?小孩子有多大了呀?”尽管这些问题我曾回答了他好几次,这次我仍不厌其烦地如实一一告诉了他。
13时20分,我已是饥肠辘辘,想起了在江村码头遇见热情好客的村主任家的嫂子邀请我们到她家吃中饭这档子事了。我来到了村主任周仁道家,跨进门槛只见几道家常菜跃然于桌,芳香四溢。虽然村主任周仁道和嫂夫人准备了陈年佳酿,但敬畏纪律,我们婉言谢绝,最后以茶代酒享受了这顿丰盛的午餐。饭后茶前村主任周仁道隐约谈到村里办厂发展红薯粉加工还差点资金,个别特困户入冬御寒还有些困难。我和同行的副局长龚域商量后表态:局里拨付2万元给村里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局机关随即开展募捐行动,将募集到的衣服被褥尽快送到村里,帮助特困户御寒过冬。
15时50分,我来到了朱卫华家。朱卫华家一共六口人,37岁的朱卫华是个能干人,带着老婆多年在江苏打工,去年还领办一家微小企业。他在江村镇老街租了房子,方便六十多岁的母亲邓美英带着三个小孩就近上学。朱卫华家的三个小孩都很懂事,见我来都收起手中的作业,起身叫了“文伯伯好”。和邓阿姨的交谈中得知,她家的电视接收信号不好,我当即联系了广电部门上门检修,看上清晰电视节目的邓阿姨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6时40分,带着帮扶对象的声声道别我们开始返程。在车上,我们不由自主地谈起了这些年帮扶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事,一个个亲历亲为亲见的帮扶小故事,让我们不时发出阵阵的笑声。但我的心仍然很沉重,想到脱贫后的清明田村巩固提升的路还很长很长……
(文治广)
作者:文治广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