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准扶贫圆山居贫困户的“城居”梦

作者:刘雪美 编辑:李庆石 2018-11-09 09:06:39
—分享—
精准扶贫圆山居贫困户的“城居”梦
(何家洞镇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精准扶贫圆山居贫困户的“城居”梦
(李福云夫妇搬至新居)
  本网讯 终于告别了连日的阴雨绵绵,微微的太阳星子照射在双牌县何家洞镇何家洞村集镇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上,显得格外耀眼与夺目。整齐划一的座座楼房、宽敞平坦的硬化道路、设施齐全的室内环境,展现出何家洞镇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带来的新变化,也温暖着享受这一政策的每一名贫困户。   
                                 
  何家洞镇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两个。
 
  一个位于何家洞镇集镇中心,主街道南侧,距离学校、卫生院、农商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均很近,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该安置点占地面积7.88亩,建设安置房5栋,建筑面积6378平方米,安置镇内11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38人。安置点于2017年1月开始规划设计,4月破土动工,于2017年11月全面完工。
 
  另一个安置点在何家洞镇原蒋家洞村一组,距镇政府、中学约200米,距小学约300米,安置点背靠青山,面临溪水,交通便利,环境宜人。该安置点占地面积0.7亩,安置房1栋,建筑面积 1264平方米,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53人。安置点于2017年2月开始规划设计,4月破土动工,于2017年12月全面完工。
 
  项目完工后,安置点安置人员可以选择到龙洞文化艺术产业园、平顶山民俗文化园、集镇农贸市场等地就近务工,也可以在集镇经商或者发展种植、养殖业以及第三产业等,有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后的产业扶持和发展问题。
   
  邓远军与李福云夫妇连同儿女一家四口住在何家洞集镇中心的安置房2栋2单元502室,房屋面积为100平方,每人不超过25个平方,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今日李福云显得很高兴,但又有点羞涩地说她住进新房了,请镇干部到他们家看看,坐坐,喝杯茶。
 
  镇领导党委书记到她家去了,问装修花了多少钱?邓远军说差不多6万。书记说花6万不到,能装修成这样干净整洁舒适也是精打细算了很久了吧。邓远军说,大部分是自己做的工,请工太贵了,材料也是货比三家自己喜欢又实惠的。书记问觉着住着挤不挤?李福云乐呵呵地说,很宽了,很宽了,结婚18年从没有过自己独立的房间,以前一家人都挤一起,生活上有诸多不便。书记问欠了多少债?邓远军沉思着说,欠了不少,但是没关系,国家政府能提我们一把,我们就有信心让自己过得更好。
 
  邓远军一家是老屋张家村搬迁过来的,而李福云是槐树脚村嫁到老屋张家村的,两村都有着交通不便,用水用电比较困难的问题,且人口分布范围广稀少,恶劣的生活环境一直制约着两村的发展。
 
  邓远军说,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我的祖辈们从没住过这样的楼房,而到我身上却住上了,这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与政府的帮扶、关心。
 
  李福云更是喜极而泣的说,我们身体不好,从没有出过远门,务工都没有出过镇上。我们靠帮别人砍树、收山、卸货这样的零工来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开支以及儿女的学费,曾经为了给儿子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在镇街上租了8年的红砖房陪孩子读书,那时我总是“望楼兴叹”,也总是想着等着儿女有出息了看能不能跟着住上现代化的楼房,体会体会“城里人”的生活环境。这下好了,这回她们一家分到了100平米的房子,终于可以体会“城里人”的生活环境,实现梦想了。以前我们那的生活环境不行,是少数民族村,太偏远了,路窄,一旦下雨下雪,出门都很泥泞,厕所都一个大木桶上架几块板子,再搭个防雨防阳的蓬。现在住上了新居,屋里的厕所舒适干净不用担心刮风下雨被雨淋与日晒了,出门就到了镇街上,干干净净,活着也感觉体面一些了。虽然欠了不少债,但是政府给我女儿每一期减免1000元的学费,儿子每一期减免了600元的学费,我老公住在这儿打零工的机会都多了很多,我也可以随时帮着别人做点工,再加上不久就可以到镇上新办的帮扶贫困户创建的电子厂上班了。这除了由衷的感谢党和政府的帮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保障也给了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更多鼓励,有了幸福生活的奔头。

作者:刘雪美

编辑:李庆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