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徐铁桥)提起塘底乡,大家不约而同想到该乡唯一的移民村——黄泥山村。近几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黄泥山村在乡村面貌、产业发展、移民生活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奏响一曲又一曲幸福乐章。
乐章一:产业兴旺村民富
黄泥山村,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蜕变成一个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的小康村,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破茧成蝶。
观音山农场,种养殖规模逐年增加,特别是梅花鹿特色养殖享誉省内外。目前已成为湖南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四星级生态农庄。农场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全村老百姓成为农场的“股民”,每年从农场收益中固定分红,实现了从“农民”到“股民”的华美转身。
黄泥山村垂钓基地,因为山青水肥鱼美,游客络绎不绝。仅今年“五一”期间,到黄泥山村垂钓的游客就达3000余人。黄泥山村广大移民不再刀耕火种,为广大游客提供钓台,解说塘底风土人情,供应农家土特产品,广大移民从深居简出的“山里人”变成了知书达理的“商业人”。
截至目前,黄泥山村引进投资500万元的特色种植基地一个,1000亩茶叶基地一个。全村移民年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塘底逐渐成为县内外游客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又一个全新“打卡地”。“春到塘底看花、夏到塘底避暑、秋到塘底采果、冬到塘底踏雪”的塘底四季名片唱响县内外。
乐章二:村容村貌展新颜
黄泥山村,是塘底乡唯一的瑶族移民村。全村约1700人,大多居住在高山陡岭,不通路,不通水,不通讯,全村大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现如今,走进黄泥山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洋房展现在游人面前,过去的小土砖房、烂木房一去不复返。黄泥山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黄泥山移民集中安置点、麻滩移民安置点等移民安置点相继建成,广大移民下山、进城、靠镇,过上了真正的城镇生活。
近年来,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在黄泥山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00余盏,建设垃圾中转站,各家各户均购置了垃圾箱。每月一次的环境卫生评比让广大移民自觉爱护家乡意识不断增强。新建黄泥山集中饮水工程,全村百姓都喝上了干净清洁的自来水。新修通村、通组公路37公里。在潇水两岸新建黄龙吊桥,1000余移民看到屋、走到哭的历史彻底结束。
乐章三:七彩生活幸福甜
走进黄泥山村麻滩移民新区和黄泥山易移民安置点,一股清新之气印入眼帘:
数栋高楼拔地而起,小区式管理整齐划一。黄泥山村妇女主任邓花云正带着十来个姐妹学习扭秧歌,贫困户盘生机、李满春正组织七八个移民练习即将失传的瑶歌、瑶舞、祝酒令。
每当夜幕降临,瑶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往日打牌赌博的少了,偷盗扒窃的少了。大家三五成群,商讨村里发展,学习先进理念。现如今,广大瑶民收入高了、口袋鼓了,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甜。
作者:徐铁桥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