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教育 | 知晓心衰知识,守护心脏健康

来源:人民网 编辑:蒋翔 2020-01-17 12:31:10
时刻新闻
—分享—

2015年,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设立每年的11月26日为“全国心力衰竭日”。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与癌症相当,约20%的心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约50%的心衰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提高全民对心衰的认知和关注,第七个“全国心力衰竭日”之际,阜医生与您聊聊心衰那些事儿,传递心衰知识,守护您的健康!

患者心提问

心衰是什么?

阜医生解答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指由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疲劳、乏力和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患者心提问

什么情况会导致心衰的发生?

阜医生解答

心衰的病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冠心病、心肌炎或心肌病、感染或免疫系统疾病等造成心肌损害的疾病,此外长期吸烟酗酒,以及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也会损伤心肌,导致心衰的发生;另一类是高血压、肺栓塞、心脏瓣膜病、甲亢、贫血以及心律失常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的疾病,也可引发心衰。心衰急性发作分为两类情况,一是新发的急性心衰,二是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患者心提问

心衰急性发作有哪些“预警信号”?

阜医生解答

心衰急性发作最大的特点是“快,重,急”,患者由于突发心梗、血压急剧增高、快速心律失常、液体负荷加重、感染或重症心肌炎等因素,短时间内出现疲劳、乏力、咳嗽咳痰、活动耐量下降、劳累或平卧后气短、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体重增加、下肢水肿、腹胀、食欲下降等症状体征。而部分患者既往患有心衰,经治疗后病情平稳,但也有可能因为上述因素的发生或未规律服药再次出现急性心衰相关症状体征,称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温馨提示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千万别扛着,必须马上送医。此外,若患者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或者扩心病等,要特别关注并监测上述临床征象,监测血压心率,及时复诊和调整用药,减少或防止患者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患者心提问

心衰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些什么?

阜医生解答

(1)心情愉快:建议患者在与心衰“共处”时,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快乐生活,以免因情绪激动诱发心衰加重。

(2)量入为出:由于心衰疾病的特殊性,患者日常需要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包括汤、茶、粥、奶、饮料、水等液体,以及水分较多的水果。咖啡和茶可以饮用,但不宜过浓过量,以免诱发心律失常。

(3)营养均衡: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每餐七成饱,饮食少油少盐即可。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听信某些“包治百病”的饮食谣言,以免适得其反。

(4)运动适量:由于心衰患者很难承受高强度的运动,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运动量和时间,不要参加竞技类运动,否则会加重心脏负荷,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如散步、力所能及的轻度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5)监测体重:体重增加是反映体液潴留的可靠指标,因此在院外接受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体重变化。建议患者每天晨起排空膀胱后测量体重,若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如每周增加2~3公斤,无论有无不适症状,均应及时就诊。

(6)坚持服药:很多研究都证实,科学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衰症状,延长生存期,心衰患者需服用的药物较多,并且服用的时间段不同,很容易漏服错服,患者需特别注意遵医嘱规律服药。


来源:人民网

编辑:蒋翔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