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飞轮:平福头乡发展粮食生产初探

作者:佚名 编辑:李庆石 2017-02-28 18:52:04
时刻新闻
—分享—

  平福头乡位于双牌县县境东北部岗地平原区,零祁盆地边缘,潇水东岸。东接国营五星岭林场,南连泷泊镇,西邻五里牌镇,北界零陵区凼底乡。乡政府驻平福头村,辖岭脚、沙背甸、禄寿(1981年由原农科站更名为禄寿村)、枫木山、平福头、樟古寺、冲头7个村,76个村民组,2201户,8448人,其中农业户口7902人。全乡总面积3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65亩。境内双牌右干渠傍山蜿蜒流行,潇水河从西穿越南北全境,平霞公路贯穿全境,平福头东靠大山,西依潇水,中间是谷地,是双牌县一个典型的农区乡。境内物产丰富,素有“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的美称。

  一、平福头乡农业基本情况

  1、主要农作物

  境内主产粮食,辅之以芋头、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树种有杉木、松木、樟木、银杏、竹林等;经济林主要有白果、板栗、水晶梨、枇杷、油茶等。就水稻种植而言,绝大部分粮田以超级稻“天龙一号”稻谷种植为主,辅以香芋等种植(主要品种为江永香芋和临武芋头)、杂交稻种植,2012年早稻种植面积达7878亩,比2011年增加10%,晚稻秧田面积500亩,种植面积7878亩,比去年增加11%。其中承包稻田种植50亩以上的6户,100亩以上的有1户,禄寿村、沙背甸村两个村实行了统防统治。

  2、农业收益分析

  粮食种植成本方面,该乡稻田种植成本大概在550~600元/季。薄膜,10元左右;软盘,30元左右(398孔/张,需60张);种谷,60元左右,其中优质杂交稻需4~4.5斤/亩,15~22元/斤,超级稻需1.5~2斤/亩,55元/斤,常规优质稻需6斤/亩,可自留种,但目前种植较少;农药,65~70元/亩,目前主要防治以“三虫二病”(卷叶虫、钻心虫、稻飞虱和蚊枯病、稻瘟病)为主,化肥,110~120元/亩,其中复合肥80~90元(含量为45%的,需40~50斤/亩,160元/百斤,含量为48%的,需70斤/亩,130元/百斤)。尿素30元(需25斤/亩,120元/百斤);整田,150~180元/亩(机械耕田、耙田),收割,80~100元/亩。

  粮食产量方面,以2012年粮食产量为准,早稻850~900斤/亩,晚稻700斤/亩(如寒露风提前来到,则仅收400斤左右,甚至颗粒无收),中稻亩产,普通杂交稻和优质杂交稻1000/亩,超级稻在1300~1400斤/亩。

  粮食收益方面,按2012年该乡水稻市场价普通杂交稻和优质稻收购价120元/百斤(目前已取消粮食收购保护价,按市场价定位;“天龙一号”等特殊品种收购价格140元/百斤,但产量在900~1000斤/亩,收入计算差距不大)计算,不考虑自然灾害因素影响,早稻毛收入1000~1100元,晚稻毛收入850~900元,中稻毛收入在1250~1400元/亩。不计人工看护等成本,早稻收益为450~500元,晚稻收益为300~400元,中稻收益为700~800元。如计入人工看护等劳力成本,种植早、晚稻二季还不如中稻一季划算。

  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全乡稻田灌溉主要依靠双牌水库右干渠供水。历届平福头乡党委、政府立足农业实际,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狠抓了农田水利沟渠建设和田间基硬道建设,农业基础较好。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上争外引力度,每年通过“一事一议”、农业开发、道路交通、移民后扶开发、农技推广、农机补助等方式,全乡累计年均达200万元以上;2012年,投入80余万元移民后扶资金,用于全乡沟渠新建;投入76万元水利资金,用于株木塘水库维修加固;投入260万元农业开发资金,完成冲头、樟古寺、平福头三村的农业综合开发;2013年,继续争取到农业开发资金300万元,用于焦溪江河流域治理;争取到国土资源整理项目1600万元,现已开始逐步实施。众多农业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该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不利局面,促进了全乡农机具的进一步推广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4、农业经营特色

  平福头乡山少地少田多,再加之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流失严重,大量的田地需要进行耕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土地资源,让因农民打工和经商而荒废的土地产生出效益。据统计,截至2013年4月底,该乡80%以上的山林实行了土地流转,并完成了植树造林,其中承包山林100亩以上的有60余户;承包稻田种植50亩以上的有20户,农业机具拥有量达1904台,其中大型收割机5台,农业专业合作社7个,尤其是平福头村顺民农机具专业合作社,拥有大小各类农机具40余台,目前正试验推广代耕代种代管代收服务。

  二、分析平福头乡农业生产有利因素及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国家政策支持。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文件以14个字概括了2013年农业农村的工作目标:“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综观一号文件的要求,涵盖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公共服务等等方面,从农民关切到社会热点,文件一一回应。《意见》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青壮劳力严重缺乏,农业发展落后等严竣形势,提出针对性的意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同时,国家继续执行农补政策,从种粮、耕地、农机购置等各方面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2、当前形势所需。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改变,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三农”发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坚持这一方针,是我国现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3、农业基础较好。平福头乡位处岗地平原区,上为山脉,下为潇水河,中间双牌右干渠傍山蜿蜒流径,农田大部分系河床泥沙堆积而成,土地肥沃,施肥方便,虫害相对较少。尤其是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注重农业发展在全乡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始终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通过移民、扶贫开发、农村“一事一议”等项目,各村农田基础设施已得到根本改善。目前,各村组均已实现通水泥路,特别是农业开发资金、国土资源整理资金的投入,使全乡农田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农业机械的大力推广,进一步促进了平福头乡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据统计,全乡共拥有大型拖拉机(含犁、耙)34台,大型联合收割机4台,插秧机5台,施耕机2台,其他机械1925台。粮农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中。2008年,试点“天龙一号”超级稻成功后,现已全面推广。今年春耕时分,乡里引进农科院新试种成功亩产1400斤以上的杂交稻,现已试种5亩,试种成功后,将会很快在全乡大面积推广。

  4、市场需求大。中国是一个主要粮食作物高度自给的国家,更是一个出口倾向相对较低的国家。但入世后,中国粮食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其中粮食进口规模扩大得相对较快,而出口规模趋于缩小。从国内大的层面来讲,主粮食作物市场需求空间仍相当大。从湖南省来讲,自古以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古谚,说明湖广地带粮食基地的重要性。从全乡来讲,订单农业仍供不应求。外地老板直接来乡现购现付,剃除粮食价格原因,不存在粮食卖不出去的问题。2012年,全乡粮食产量达6000吨,仍销售一空。

  (二)制约因素

  1、农业效益低。“种田四个月攒800元,打工一月挣2000元”,这句顺口溜极大的说明了种田的效益之低。农产品经常受结构性、暂时性和低水平过剩的影响,市场风险大,价格相对偏低,特别是水稻等粮食价格近几年持续下跌,并且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导致种田效益进一步降低。据平福头乡樟古寺种粮大户蒋勋奇测算,2008年种水稻每亩成本(不含自身劳力成本)约在300~350元上下,2012年受农资上涨因素影响,已上升到600元左右,成本增幅达70%以上,扣除成本后,利润小得可怜。普通农户种粮的效益更低,如计算自身劳力成本,实际利润相当薄弱。虽然国家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生产,但农资涨幅过快、过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的效应,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效益的低下,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也是耕地抛荒最根本的原因。

  2、务农劳动力严重缺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向前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极度缺乏。据统计,平福头乡共有劳动力4833人,外出务工达2444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的达1296人。青壮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农村大量“38·59·61”部队的普遍存在,空巢老人带着留守儿童的现象农村随处可见。在农村,60-70岁的农民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80后农民绝大多数也不会种地。加之老人不适应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逐渐被“懒汉农业”取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设备也出现推广难。县众多山区农村的耕地都是坡耕地或梯田,没有机耕道,因而土地流转也难,谈不上规模化种植。为此,种田只为保自家吃的现实需求,造成大量“双改单”现象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湖南粮食基地的主导地位,影响粮食安全。3、农业基础薄弱。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难以抵御旱、涝、风、病虫等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据统计,平福头乡共有耕地面积12000余亩,主要集中在潇水河与双牌右干渠中间,水利条件相当优越。然全乡同时又位处双牌水库下游,境内五里牌电站大坝正位处中流,下游几公里处零陵区南津渡电站大坝接壤。逢暴雨天气,特别是每年3—7月,潇水河上游江华瑶族自治县经常性的下大雨,涨大水,双牌水库、五里牌电站库区、南津渡电站库区均覆盖平福头乡,尤其是樟古寺村一、二组等地,每年6月20日前必被洪水淹没。暴涨的洪水,极易摧毁农田沟渠等水利设施,并冲毁稻田。2013年5月16-18日的江华大水,洪峰到达双牌境内时,双牌水库11口闸门、五里牌电站8口闸门全开,仍不能及时泄洪,下游南津渡电站水库里水流回流而至,淹没平福头乡稻田800余亩,房屋70余座,潇水河岸沙背甸村段冲刷跨堤20余米纵深。本地农民总结雨水涨落情况,称之为每年“三涨”,即“涨江华水”,“涨端午水”,“涨七月半水”。

  另外,农业靠天吃饭的风险仍然存在。部分低洼田受地利影响,容易形成积水田;高岸田靠天吃饭,引水无来源,靠天降雨水池塘蓄水等,此类稻田易涝易旱易碱化,很大程度是“靠天收”,农民不愿耕种。当前,对稻田危害主要是病虫害和恶劣天气等。遇稻飞虱等虫灾厉害的年份,减产非常严重。在水稻播粉、出穗和抽穗时节,如遇恶劣天气或暴风雨影响,减产成定局。

  4、需求不一致:国家稳“粮”,农民要“钱”。当前,国内市场上食品价格仍不断上升。面对食品价格上涨,农民不会喜,但政府却要忧。政府之所以忧,是政府需要食品价格的稳定,因为食品价格上涨事关经济社会全局。而未来能够深刻影响食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粮食价格。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却存在隐忧。正如十二五规划纲要所言,中国在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和人口增加的背景下,粮食需求增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张的趋势不会改变,解决好中国人的饭碗问题,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应对粮食安全,政策并非不给力。即使在城镇化大背景下,18亿亩耕地俨然已成一根不可跨越的红线,温总理曾多次强调要把耕种面积稳定在18亿亩。为提高农民种粮热情,国家近年已大幅提高农民补贴款,中央财政支农补贴每年都维持在增速10%以上,而粮食收购价也已连续五年在提高,但种田效益低下的现实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保粮,农民要钱”,国家层面的需求与平民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形成反向对比,也反衬出以补贴换回农民种粮热情之难。

  三、平福头乡发展粮食生产的定位和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和引导,注重责任落实。任何一种现象或风气,一旦形成“态势”,再想纠转过来,就会变得想当困难。平福头乡党委、政府始终保持对稻田抛荒现象的警惕和重视。在宣传和引导方面,坚决灌输严禁耕地抛荒的思想,坚持耕者有其田,有田必管好的原则。乡人代会做出决议《平福头乡关于制止耕地抛荒工作的决议》,允许乡村两级调查核实后,要求乡财政所停发抛荒户所有农业相关补贴,待其恢复生产后再予发放。乡里每年召开经济工作会,与村里签订责任状,村里与组里签订责任状;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在考核上,对任务完成得好的给予奖励,对完不成任务且影响较大的村的村支书给予免职、村主任停止工作;对村干部每村拿出1200元工资进行禁止耕地抛荒工作的考核,耕地抛荒面积超过千分之五的,每抛荒1亩罚款100元,连片有5亩的罚款1000元,农户抛荒0.1亩以上的暂扣全年的粮补和直补,待翻耕补种以后才予发放;驻村乡干部每人拿出600元工资进行挂勾。

  二是政策引导,灵活发展,引导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由乡党委、政府出面组织、协调,群众管护,实行从种粮到收割全套代耕代种代收服务的农业现化化服务。2012年,我乡试运行了一个协会组织。2013年,平福头村养殖大户陈培青注册成立了平福头乡顺民农机具合作社,将平福头村全部纳入合作社范围。现该合作社拥有大型耕田机一台,收割机一台,插身机12台,育秧机一台。目前,全乡已逐步推广集中育秧试点、组织统一收割等,可望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问题。针对稻田抛荒的现象,能种的尽量改种,不能种水稻的,则改种别的品种。2013年,全乡调拨玉米种子1000余斤,保证了全乡渠道上方缺水稻田近300亩稻田的有效种植。同时,加大新品种的扶持发展力度。目前,我乡正初步试验国家最新研发的水稻品种,明年可拿一个村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将全面推广。

  三是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平福头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引导和管理作用,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鼓励基层干部、种田能手、科技人员领衔承包兴办小农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其中岭脚村的立群生态农庄、禄寿村的园林农庄已初具规模,黄金坪绿色基地逐步扩大,禄寿村特种豪猪养殖已繁殖三批,现存栏达200余只,观赏天鹅已配对成功三对,冲头村的泥鳅养殖已发展扩大到30余亩。据统计,2013年,全乡土地流转面积达13000余亩。

  四是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管理和保护力度,保证农业生产遇旱能灌,遇涝能排。乡党委、政府积极衔接县农业开发、国土、移民、水利等部门,大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2008—2009年,投入500万元,完成了岭脚、沙背甸村的农业开发项目,2012年投入260万元,完成冲头、樟古寺、平福头三村的农业开发项目。2013年,计划投资1600万元,完成平福头乡五村的国土资源整理;投入350万元,对三个村进行农业开发;投入359万元,两年内完成冲头村新农村建设。据估算,五年内全乡累计投入资金将超4000万元,完成交通、水利、农田、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全乡现有各类农机具1200台,其中大型耕田地3台、收割机8台、插秧机2台。2014年,力争实现各村均建立农机合作社,为下一步的大型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

作者:佚名

编辑:李庆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