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化双牌县联合办税的思考

作者:李威 汤汉梧 编辑:李庆石 2017-02-28 18:53:59
—分享—

  1994年税务机构分设以来,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分别要进国税、地税两家门,给纳税人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实现“进一道门,办两家事,达到三家都省事”的目标,已成为当前国税、地税局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将对深化我县国地税联合办税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一、联合办税的举措

  (一)、联合建设办税窗口。我县国税、地税局办税大厅可以互设窗口,相互派驻办税人员办理本单位业务。派驻人员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所属办税大厅实行统一管理。结合工作实际,联合办税前期阶段互设窗口、互派人员,受理所辖纳税人的涉税业务,在运行稳定、条件成熟后,探索建立联合办税服务厅,力求让纳税人进厅就能办理国地税所有涉税事宜。

  (二)、联合申报征收管理。依托联合办税窗口和网上办税平台,实行申报征收的联合管理。联合申报征收管理可以将大量的税务人员从烦琐的征收开票事务中解脱出来,将精力集中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而且使纳税人不必每次申报都要进国地税两个征管系统或往返于国地税两个部门。

  (三)、联合涉税风险应对。由国地税联合组建风险应对团队,国地税数据管理部门借助各自的软件系统,结合各种渠道得到的涉税信息,对征管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产生疑点信息分别传递给联合风险应对团队,由风险应对团队通过案头分析与上门巡查、稽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风险产生原因,与企业一起寻找化解和预防风险对策。同时,对涉及跨税种、跨地区等重大涉税风险事项及时做好稽查应对工作。

  (四)、联合开展纳税评估。成立国地税联合评估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联合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方法、解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小组严格按照纳税评估工作程序和步骤,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口径、统一执法力度。在开展评估前,国地税评估小组各自进行比对、分析,产生纳税差异户名单,通过集体讨论确定评估对象;评估过程中共同开展案头评估和实地检查,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集体讨论拟定处理意见,指导企业开展自我纠正。联合评估实现了国地双方以少量的人力投入化解征纳风险目的。

  (五)、联合开展税收宣传。国地税可以联合建立税收宣传教育基地、联合创办纳税人学校、联合组建青年志愿者纳税服务队;联合进行税法宣传,统一印发宣传资料,以国地税人员交叉搭配的方式联合举行税法宣传咨询活动,这样既提升宣传效果及覆盖面,又降低税收宣传的运营成本。

  (六)、联合信誉等级评定。国地税联合成立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委员会,共同制订《共管户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试行管理办法》,真实准确通报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相关涉税信息,联合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联合进行A类纳税人的社会公告,联合向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推荐年度纳税先进,营造依法纳税氛围。

  二、联合办税的效果

  (一)、整合资源,优化服务。通过整合国税、地税人员、管理、设备、信息资源,构建新的纳税服务平台,优化纳税服务手段,丰富纳税服务内容,提升纳税服务层次,节约税收管理成本,提高纳税服务效能。

  (二)、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在征收管理中,国地税共同办理“共管户”的开业、变更、停复业、注销登记的认定;共同核定定额,联合发布定额公示公告,共同研究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相互把关,行政执法密切配合。

  (三)、进一道门 办两家事。如果一个办税服务大厅内,一边是国税,一边是地税,纳税人可以一次性办理所有涉税业务,真正享受到“一站式”办结服务的快捷,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探索推进联合办税,可以有效地解决纳税人多头跑、多头找,重复排队、重复受理等问题,缩短纳税人办税时间,实现纳税人、国税、地税 “三赢”。

 

作者:李威 汤汉梧

编辑:李庆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