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双牌融媒记者 盘春红 通讯员 汤翔)近年来,盘家村充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采取“村集体+致富带头人+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平菇种植、农家土鸡、鹰嘴桃采摘等特色农业产业,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造血发展。
一大早,盘家村致富带头人林慧君就来到位于下岭铺的平菇种植大棚里忙碌起来。这几天天气不错,蘑菇一茬一茬往外冒,趁着价格好,他要赶紧把这些蘑菇采摘发货。
盘家村致富带头人林慧君说:“产品销量一直都不错,就近卖给冷水滩大市场,对外则销往深圳龙岗等地。”
林慧君是土生土长的盘家村人,往年在广州等地从事装修工作,不仅远离家乡,收入也不高。2021年,湘投集团乡村振兴工作队正式入驻盘家村,经过前期走访调研和综合考量,盘家村党支部决定把蘑菇培育作为第一批集体经济项目立项。
湘投集团驻盘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王宏介绍说:“要发展产业,我们就坚持一个原则:因村施策、因地制宜。依托粤港澳菜篮子基地打造和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的农产品种养殖最合适,所以说我们布局了一个蘑菇种植。”
项目有了,谁来带队负责实施?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一致认为,产业振兴必须要有人才支撑,为此,他们决定采用“村集体+致富带头人”的方式推进,通过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推动产业发展。林慧君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很快,占地1200余平方米的蘑菇种植基地拔地而起,经过近4个月的培育,下岭铺蘑菇基地大棚迎来首茬平菇,目前已采菇近2万斤。
林慧君笑眯眯地说:“最好的一个月是13000多斤,摘下来卖出去就是3万多元。”
平菇种植带来的效益,让不少村民跃跃欲试,主动咨询蘑菇种植情况。下一步,林慧君重点将发挥产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其他村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上,盘家村先行先试,坚持多条腿走路。位于双牌水库库区的盘家村有着云海、日出、古松、茶园等丰富的生态资源,尤其是云台山景区,名声在外。每年,来此观云海、赏日出的游客不在少数。为此,该村依托云台山景区,发展民宿、农家乐、林下养鸡、果蔬种植等新型旅游产业,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
村支书盘晓东说:“像我们种的鹰嘴桃,春天可以赏花,夏天可以摘果,游客可以来体验采摘。”
初夏时节,盘家村鹰嘴桃基地里一颗颗鹰嘴桃挂满枝头,再过2个多月,就将迎来大丰收。“目前长势不错,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收入比较可观。”基地负责人之一的周后军一边说,一边忙着给桃树疏果。
鹰嘴桃基地是由周后军、周石海两人与村集体以入股分红方式合作经营的。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村民”发展模式,为有意愿参与种植的村民免费发放种苗,并按质定价回收,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村支书盘晓东说:“基地用工均为本村村民,且多为留守妇女、老人,让他们看顾家庭的同时,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产业发展起来了,关键还要保障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盘家村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助下,创新推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产业项目由村集体出资80%,产业带头人出资20%,分红按销售纯利润“4+4+2”模式,构建起带头人和村集体的利益连接机制,激发带头人积极性,解决农业产业短期化问题。
工作队长王宏介绍说:“所谓4+4+2,就是指在产业收入分配过程中,40%是村集体分红,40%就是带头人获得,剩下的20%则留存,作为这个产业的后续发展资金。”
如今,盘家村的生姜种植、土鸡养殖、腊肉制作等产业红红火火,致富带头人干劲十足,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村集体“造血”功能与日俱增,年收入从2017年的6万元增至如今的20万元左右,这些都为农民增收致富、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所谓先富带后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产业稳步发展,让老百姓就近就业,持续增收。同时,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对有产业发展意向的村民,引导他们抱团发展。”王宏如是说。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盘春红 汤翔
编辑:陈文英
本文为双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spxrmt.com/content/2022/05/26/1131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