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百名作家写百村 | 彩霞满天的地方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洋中鱼 编辑:唐雯 2023-11-20 17:28:15
时刻新闻
—分享—

□洋中鱼

村如人。每一个村子都有它的历史和秘密,也有它的风貌与风情。

要想了解一个村子,必须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像学生求知那样去努力。

今年七月,湖南省作家协会发布“湖南百名作家写百村”征文启事,省作家协会拟联合省直有关部门组织“湖南百名作家写百村”大型文学创作活动,引导鼓励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度挖掘湖南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感人故事,以文学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奋力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在“村庄参考名单”中,永州市有八个,其中就包括双牌县泷泊镇的霞灯村。

由于朋友的车从冷水滩出发,等他过来零陵接了我,再抵达双牌县泷泊镇霞灯村时已近上午十点。深秋的阳光,少了一些燥热,多了几许温和。双牌县作协的两个朋友周凌志和蒋淑慎早就在等待,经他们的引介,我找了几个要采访的对象,开始了解这个村庄。

或许,在很多永州人的印象中,霞灯村似乎并不出名,然而,只要提起双牌的花千谷·月湖景区,应该是妇孺皆知的了。而这个大名鼎鼎的景区,就在霞灯村的潇水河畔。

走进霞灯村,最大的感觉就是洁净。大约是离县城很近的缘故,村里的管理已趋向于城市化管理,美丽的民居、标准的村道、整齐的路灯、良好的绿化……一切的一切,让人感觉不比城里差。

陪同我的两位双牌作家,因其所在单位与霞灯村的紧密联系,他们对霞灯村十分了解,从他们口中和村的公开栏上得知,霞灯村是省委网信办的乡村振兴帮扶联系点,工作队自2021年5月进驻霞灯村以来,扎实推动,努力为民,取得了不少成绩。

几组数字,可以为证。

周凌志曾在双牌县政协工作过,之前多次陪同县政协领导考察花千谷·月湖景区建设,对村里的情况颇为熟悉,而雷美光是霞灯村的民生委员,对于家底更是了如指掌。他们告诉我,霞灯村是2021年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有67户脱贫户255人。从驻村之日起,工作队经过实地调查,发现产业是弱项,就多次与村干部、镇派干部入户会商,决定因地制宜,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截至2022年底,霞灯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是2020年村级集体收入的3.5倍。

“哦,变化如此之大,请问你们采取了什么办法?”我惊讶地问道。

“其实,只是用了四招。”雷美光勾着指头说:“一是盘活闲置资产,让资产‘生钱’;二是用活土地资源,把服务‘变现’;三是投资旅游产业,靠股金‘分钱’;四是兴办村级企业,凭实力‘挣钱’。”

周凌志补充道:“霞灯村还有一点做得不错的,就是结合乡村振兴项目,吸纳村民在家门口务工,两年总数超60人;鼓励引导一些企业家回村办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村内富裕劳动力。”

漫步在村里,如同在县城。看见那些与县城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的民居,我们询问起村里的发展规划来。

雷美光告诉我们:“我们是按照‘城乡融合类’村庄来定位的,努力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2022年为平霞公路两侧207户村民、2023年为雷家冲、连珠石84户村民引接县城商品化自来水,为进山口片21户村民新建10吨蓄水池1个,改善旱季村民吃水困难问题;2021年完成4-9组380米通组道路硬化工程,2022年在平霞公路霞灯村中心段两侧新建人行安全通道共720米、栈道137米,拓宽雷家冲片道路125米;协调县联通公司在村域内新建4G基站2个、5G基站1个,将宽带网络铺设到戈连冲片并全部升级为千兆网,实现联通宽带网络村内全覆盖。”

因为帮扶成绩显著,霞灯村先后被评为2022届省级文明村、2022年永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双牌县“全面考核先进村”,霞灯村党总支被评为2021年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被双牌县评为“驻村帮扶好队伍”。

在霞灯村,蒋新伟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

1969年出生的他,高中毕业时考起了大学,无奈当时家里很穷,他没有去读书,而是选择了正在招工建厂的某冶炼厂。1988年进厂,哪知道1992年该厂倒闭,蒋新伟不得不去水泥厂谋职。待水泥厂破产后,蒋新伟就干脆回到村里,在自家山上种柑子,并且还承包了一些山地,扩大种植面积。2001年,三十出头的蒋新伟出任村秘书,一干就是十五年,辅助了好几届村支书村主任。

“2015年之后,我就不再担任村干部,而是承包了这些山。”在蒋新伟的养殖基地,他指着附近一带的山告诉大家:“我在山上搞种植养殖,转眼就是八年。”

如果说一个人或一家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那一定是地地道道的假话。如果说一个人或一家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那一定可以成为传奇佳话。

在霞灯村,我没有听到假话;在霞灯村,我期待传奇佳话。

其实,蒋新伟一路走来,颇多艰辛与坎坷。

“我承包的山共计280亩,因为三十多年前的冶炼厂造成了些许污染,人们就开始将田地承包下来改成种柑子。我2008年开始种柑子,签了三十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到2015年,又将大家的山全部流通过来,形成现在的规模。”

蒋新伟带着我们一边参观他的基地,一边给我们解说。我一边走,一边观察,发现他的养殖基地很“土”,除了零零散散分布在几座山上的鸡舍,鸡舍附近洒满了谷子,几乎看不到其他什么痕迹。其实,这正体现了蒋新伟的环保理念,大力发展产业而尽量不损坏自然。

“我最初是养牛,从2008年到2010年,结果亏本了,亏了大约10万元。2010年至2015年,也养过羊,不料还是亏本了,亏在基础设施上,亏了20万左右。”蒋新伟在一处站定,像一个靠前指挥的军事家,在观察敌我阵势,他指了指几处地方,继续说:“养羊失败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单一的养殖成本太高,风险也大,比如养牛养羊,都要定量付出。自己何不往立体种植养殖方向做一些尝试?经过反复观察和多次训练,我发现养土鸡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因为养牛养羊都要请人帮忙,养土鸡则不要,自己一家人可以做到。至于果树,现在只有施肥和采摘时请人。而且在山上养鸡的同时,还可以种植果树,鸡粪是天然土肥,有益于果树的成长。”

蒋新伟的基地办公室附近,有很多狗,样子颇为吓人。他见我有点害怕,就说:“不用怕,这些是菜狗,我养了十多条,一来预警,二来创收,小狗卖十三块一斤,大狗卖二十块一斤。年年卖,年年养,保持新老交替。”

路过一个很大的孵化棚,我们看见里面有许多鸡苗,蒋新伟说:“鸡栏的卫生很重要,如果清理不好,鸡就容易生病。我现在每年养5-6批鸡,每批2000只,年出栏1万只,年收入20万元左右。”

蒋新伟还带我们参观了他的种植基地,包括10亩脆红李、5亩黄桃、7亩红柚、10亩美国红橘、20亩脐橙。

“这些果树还是刚刚起步,目前年收入在3~5万元。”

朋友问:“你养这么多的鸡,是用饲料吗?”

蒋新伟说:“你们刚才没有看见吗?我都是用谷子喂鸡的呀!这山上春夏之际有很多野草,鸡也吃草,把果树下的野草吃得干干净净,也不用我们锄草了。如果用饲料喂养,那还叫土鸡吗?”

我问:“这些鸡销往哪里呢?”

蒋新伟回答:“主要是农家乐和城里一些餐厅酒家,靠朋友推介。我们的鸡口味好,口碑好。我每天关住三四十只鸡,有的店子自己派人来拿鸡,有的要我们送过去。儿子在上海读书,目前只有我们夫妻两个打理,女儿偶尔来帮帮忙,所以也很累的。”

站在高处,可以眺望对岸的双牌县城。蒋新伟指着山下的双牌水库右干渠和清清的潇水说:“你们看,在水库灌渠和潇水之间有几十亩地,还有两口池子,那是预留的发展空间。我在思考,如果要走公司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可以在那里掘几口鱼塘,水里养鱼,水面养鸭,还可以在山上再做一些文章,能增加不少收入。”

“是啊,你还可以做得更大更好!”

听完蒋新伟的介绍,赞叹之后,我忽然想起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雷绍顺今年六十岁,他有一个哥哥,兄弟俩是霞灯村的果王。

果王家里的环境很好,兄弟俩的房子相邻,且都是新建的,两人还有小车。即便是在雷绍顺家的小厅里聊天,也能感觉到乡村城市化的味道。

“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农村,就在我们村里谋生,除了旅游,我没有去外面闯荡过。”

雷绍顺快人快语,给人的印象非常淳朴、亲切。脸上的笑容,像沟壑间奔腾的溪流。

在谈起如何走上种植之路时,雷绍顺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双牌县为发展产业,选择我们村打造‘湘南椪柑第一村’,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种柑橘了。当时跟人合伙,种了十多亩,年产量在十万斤以上。其实,每年分到我名下的也就三万斤左右。”

抢先一步,领先一路。

雷绍顺是一个有想法、有干劲的人,在当时的背景下,他十分看好柑橘种植,因而信心满满,放手大干。

“没想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果树生病很多,有的树还死了,产量大幅下降,加上橘子价格又低,继续种下去就不合算了,因此,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他发现双牌的杨梅颇受欢迎,因此决定改种杨梅。

“我们兄弟2002年开始种杨梅,一直到现在,保持30亩以上的规模,年收入20万元左右。”雷绍顺如是说。

然而,单靠杨梅这一点收入,是满足不了雷氏兄弟的发展规划的。于是,他们想到了拓展苗圃。

“后来,我们又做起经济苗木来,主要是柑橘苗,加上杨梅和板栗苗,等等。哥哥的规模大一点,苗木年收入有10万左右,我的苗木年收入在3万左右。自己还有柑橘基地4~5亩,每年也有两三万的收入。”

在谈及主要品种杨梅时,雷绍顺介绍说,他种了几十年,熟能生巧,已经形成了经验,都是自己育苗,自己采条,自己嫁接。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还带我们去果园实地查看。

果园离家不远,驱车三五分钟就到。果园入口处,也有许多放养的土鸡,雷绍顺说,那是租给人家养的,自己年纪大了已没有太多的精力,现在只想把杨梅种好经营好。

雷绍顺将我们带到山上几棵高大的杨梅树前,说:“每年采摘季节,这里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你们发现没有,上来这里的路都被踩得溜光的。这几棵树的产量高,口感特好,因为有人拍照发微信朋友圈,这里已经成了打卡点。”

我开玩笑说:“这里可以诞生一部微电影,就叫《杨梅之恋》。”

陪同的蒋淑慎说:“真的可以考虑,或许一部微电影就使果园更加出名了。”

从果园出来时,我向雷绍顺了解杨梅的销路。

“杨梅的旺季在每年的五月,我们的杨梅都是早上摘,当天卖,不隔夜。如果当天卖不完,就送给亲友吃,要保证我产品的口碑。”雷绍顺说:“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微信朋友圈,二是网店。目前主要销往零陵、冷水滩等县区,也远销到了长沙、广州和上海。”

我问他在几十年的种植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雷绍顺笑道:“困难谈不上,困惑倒是有的。最大的困惑在于,如何在杨梅口感最佳之际扩大外销?因为杨梅的最佳口感期比较短,我们人手不够,就算每年请人采摘,也是卖不完。现在每年盛产季节能卖出去的杨梅只有三分之一的样子,浪费很大。如果能全部卖掉,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元以上。”

听了他的这番话,让我想起当年零陵区接履桥镇芋头大王为销售发愁的事情。因为媒体报道,后来还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关注。我想,如何帮助雷绍顺突破旺季的销量,这是当下最急的事情。大家有什么好的点子,不妨告诉他。

雷美光、周凌志和蒋淑慎还带我们去参观了霞灯村的冬游基地,那里正对着县城北部新区,风景很美。码头旁边,有两条龙船。虽然早就过了赛龙舟的季节,龙船上也不见人影,但我依然感觉到了龙船上散发出的拼搏精神。我想,这应该是霞灯村人的固有品质吧。

再转到附近的烟雨霞灯码头,到了那里时,正好看见江水倒映着落日余晖,空中彩霞满天。我忽然惊讶霞灯村的神美来,因为在霞灯村,人们不仅可以看见朝霞,还可以看见晚霞。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都将霞灯村涂抹得如诗如画。朝霞如同村民们的实干精神,晚霞如同村民们的期待美景。

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时代,有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村支两委的认真带领,还有着蒋新伟、雷绍顺这样的带头人,霞灯村焉能不产生乡村振兴的佳话?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洋中鱼

编辑:唐雯

本文链接:https://www.spxrmt.com/content/646755/64/132768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