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读双牌 | 阳明山上问“阳明”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锦辉 编辑:蒋翔 2024-02-21 13:14:3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 陈锦辉)湖南永州阳明山位于双牌县东北隅,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阳明山始名舂陵山,后称“阳和山”,最后改名为“阳明山”。阳明山之名何时由何人而改,其得名是否与王阳明有关?依据相关资料记载,加以分析推测,阳明山的改名与王阳明应有一定的关系。

一、以“阳明”命名的地名多与王阳明有关

从古至今,我国以“阳明”命名的地名并不多。最早的应该是位于浙江余姚会稽山被称为道教第十洞天的“阳明洞天”,传说是天地阳明紫阳真人的修行与飞升之处,故名。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王守仁以病辞官回乡修身养性,曾在阳明洞天修炼道家的导引术,并自号“阳明子”。其次是位于今贵州修文县的栖霞山,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来到被贬之地贵州龙场驿后,寓居在驿所附近的“东洞”之中,并将其改名为“阳明洞天”,在这成就了有名的“龙场悟道”。第三便是湖南永州双牌县的阳明山,原名舂陵山、阳和山,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前后改名为阳明山。第四是阳明县,1928年国民党政府为剿灭周文革命武装,从当时的零陵、宁远、祁阳、桂阳、新田、常宁边境地区析置设立,因境内有阳明山而得名,1931年撤销。第五,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因仰慕王阳明而将台北市郊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其他,还有江西崇义县的阳明山、广东和平县的阳明镇,都是因为王阳明在当地居留过而改了原名,后人以之纪念王阳明。据此推测,在王阳明于明嘉靖七年(1529年)去世23年后,双牌阳和山改名为阳明山,很大可能与当地人们崇仰阳明先生有关,其个中缘由很有必要认真研究、分析和印证。

二、阳明山之名何时由何人所改

双牌阳明山公元前180年始称舂山(《汉书·地理志》),后因汉王室刘买被封为舂陵侯(治所在阳明山以南的宁远县柏家坪镇),舂陵山之名始广为流传,直到清代张廷玉编的《明史》中仍称为舂陵山。“阳和山”之名最早见于明洪武《永州府志》,“阳和山,在城东北(应为‘东南’)八十里,接道州界。”“阳和山”何时由何人改名为阳明山呢?清嘉庆十七年《宁远县志》中记载了秀峰禅师的事迹,秀峰禅师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在阳和山入关坐化。三年后,南渭王孙菊坡前往开关视之,见秀峰“庄严端正,俨然如生”。南渭王听说后,“加其谥曰‘七祖’……改其山曰‘阳明山’。”之后的嘉庆《湖南通志》、道光《永州府志》均有“改其名曰‘阳明山’”的记载。由此可见,“阳和山”改名为“阳明山”当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后,为南渭王所改。明嘉靖年间的零陵道士蒋鏊曾有《游阳明山》一诗:“扶筇散步到阳明,云淡风和远世尘。纵目峰头三楚尽,旷怀别领一天春。”这当是南渭王将“阳和山”改名为“阳明山”之后的事。此时开始,“阳和山”之名逐渐消失,而“阳明山”之名慢慢盛行,在各类方志中经常可以见到,如康熙九年《永州府志》,“阳明山,去县治百里,在黄溪之尾……有僧秀峰者禅定于此”。

三、阳明山改名当中几位重要人物的关系

根据学者们以往对王阳明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王阳明曾两次经过湖南。第一次是王阳明在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触犯权宦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驿后,于正德二年(1507年)冬从绍兴启程,经江西宜春、萍乡进入湖南醴陵到长沙停留8天,再沿湘江北上到常德短暂停留并讲学,后沿沅水往西进入贵州到达龙场驿。第二次是正德五年(1510年)春,王阳明被朝廷重新启用,任命为江西庐陵县令,循原路返回到江西任职。王阳明先后两次途经湖南,都是从湘北地区经过,目前还没有相关史志和诗文证明他到过位于湘南的永州双牌阳明山。王阳明没有到过阳明山,那么与其改名是否就没有关系呢?其实不然,一方面,王阳明在两次经过湖南期间与当地文士交往讲学,其弟子后学形成了“楚中王门”,王阳明及阳明之学在湖南仕子中影响深远;另一方面,明代永州的名人南渭王、菊坡、禅师秀峰、道人蒋鏊等人,深受阳明先生的影响,在阳明山的改名之中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其关键人物应是蒋鏊。

(一)蒋鏊与王阳明

蒋鏊是明代中后期零陵名士,是一个由儒入道的人物,正德八年(1513年)中举,先任广东教谕,潜心于理学。嘉靖九年(1530年)任河南扶沟县知县,嘉靖十四年(1535年)代理陕西三原县令,不久后去职回乡修炼道术数年。其后,大约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前后,蒋鏊专程到浙江天台雁岩等地游历,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的著名文士徐淮、徐渭兄弟交好,而徐渭是王阳明嫡传弟子季本的学生。徐渭兄弟也尊蒋鏊为师,向蒋鏊学习道术,徐渭曾有一诗:“忆昔兄与弟,相乐和鸣琴。奉君会稽山,回睇香炉岑。两两捧清爵,一一聆徽音。”诗中的“君”即指蒋鏊。由此可见,蒋鏊道人到过会稽山(曾与徐淮在会稽山中铸鼎炼丹),目的自然是求仙问道,肯定深入了解过王阳明早年在“阳明洞天”修道等事迹。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蒋鏊离开浙江回到零陵,徐渭曾专门作诗并序为其送行。

研究蒋鏊与王阳明的生平经历,两者并没有直接交集,蒋鏊任职河南扶沟知县时,王阳明已经去世(嘉靖七年冬,即1529年1月病逝)。但笔者认为,蒋鏊由儒入道,进而专程问道江浙,很大可能为了追寻王阳明早年的求道之路,其中起间接影响作用的或许是明代大儒王承裕。王承裕是陕西三原县人,明代吏部尚书王恕之子,父子两人开创了理学中的“三原学派”。王承裕曾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而王阳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两人都是名门之后,同朝为官多年,同为儒学大家,自然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有诸多交流碰撞。王承裕嘉靖八年(1529年)致仕,回到家乡三原县后专心于授徒讲学。而蒋鏊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代理三原县令,作为一县之长,不可能不拜访王承裕这位闲居家乡的大儒。相关史志记载表明,蒋鏊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曾拜访过王承裕,并刻印了王承裕搜集保存的寇准《忠愍公集》。笔者推测,正是在与王承裕的交往中,蒋鏊更多地了解到王阳明的生平经历、不朽事功和心学思想,进一步萌发了对王阳明的倾慕之情,引发了他由儒向道的思想转变,才有之后的去官回家修道及问道江浙之行。

(二)蒋鏊与南渭王、菊坡、秀峰禅师

先说蒋鏊与秀峰。蒋鏊从代理三原县令去职,包括从江浙回到家乡零陵之后,与南渭王孙菊坡、秀峰禅师交往最为紧密。康熙九年《永州府志》记载:“秀峰,生于正德间。晚与邑人蒋鏊、宗室菊坡相友善,筑庵于黄溪之阳明山。”这里的“晚”当指蒋鏊于嘉靖二十六年从江浙回到零陵之后,而秀峰禅师坐化是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事实上蒋鏊与秀峰的交往最开始应在其从三原回乡之后,因为史载秀峰生于正德七年(1512年),嘉靖十一年(1532年)即他二十岁时前往曹溪修炼三年,大约嘉靖十四年(1535年)再回阳明山,正也是蒋鏊从三原回乡的时间。计算两人前后两段的交往时间,最长可达十一年之久。蒋鏊与秀峰相友善,一方面由于阳明山自古是佛教、道教“并存”的名山,作为“好道”的蒋鏊不可能不到阳明山修炼,他正是在阳明山修道时结交了秀峰;另一方面,秀峰本人也是亦释亦道的人物,虽然主修佛法,但对道家之术并不排斥,甚至也有修炼,与蒋鏊有着共同的志趣。

再说蒋鏊与南渭王、王孙菊坡。据史志记载,明藩南渭王在零陵共传袭四代,自景泰四年(1453年)到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存续107年,依据秀峰禅师嘉靖二十九年坐化的时间来看,将“阳和山”改名为“阳明山”的当是第四代南渭王(嘉靖二十六年袭位)。四代南渭王均“好道”,其中第三代南渭王朱彦滨更是自号为“阳和道人”,从中可以看出南渭王宗室与阳明山的渊源十分深厚,也说明当时阳和山道教文化在永州当地的影响很深远。王孙菊坡可能是第三代南渭王朱彦滨的兄弟或子侄,从小受到道教文化的熏陶,作为一个闲散的宗室王孙,有时间也有资本与蒋鏊道人、秀峰禅师交往,三人结成了深厚友谊,甚至一起在阳明山修行道术。蒋鏊从浙江回到零陵后,把自己对王阳明的推崇以及对“心学”的领悟带回了家乡,与菊坡、秀峰等好友经常探讨交流,引起了他们思想上的共鸣,因为“心学”虽以儒学为本,但其中也吸收了不少佛、道思想的精华,至少在重视个体的内心修养与完善方面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蒋鏊、菊坡、秀峰等人的影响和推动,南渭王对王阳明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阳明先生萌生了崇仰之情,因而借秀峰禅师坐化的契机,将“阳和山”改名为“阳明山”。

综上,南渭王将“阳和山”改名为“阳明山”,源自于王阳明应该具有一定可信度。概括来讲,有三个理由:一是古代以“阳明”命名的地名极少,用“阳明”命名的多与王阳明有关;二是王阳明两次途经湘北并讲学授徒,形成了后来“心学”中的“楚中王门”,王阳明的事功和“心学”思想在湖南文人仕子中影响深远;三是蒋鏊道人仰慕王阳明,并到浙江等地求仙问道,返回零陵后致力宣扬王阳明及其“心学”,进一步提升了王阳明在南渭王宗室和零陵文士中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王阳明与常德》;刘范弟-《秀峰、蒋鏊、菊坡、南渭王与阳明山》;万里-《从“阳明”语义看阳明山之得名及其与王阳明的关系》;周建刚-《分裂的世界:明代零陵名士蒋湘崖事略考》;张京华、候永慧-《永州阳明山与南渭王》)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锦辉

编辑:蒋翔

本文链接:https://www.spxrmt.com/content/646846/65/135475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