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吴启伟)近日,双牌县人社局与县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双牌县宣告失踪和死亡人员以及判决人员信息共享机制的工作方案》,正式建立社保领域信息共享与协同处置机制,通过数据互通、流程衔接、执法联动,构建起全链条社保基金风险防控体系,标志着双牌县社保基金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关键转变。
数据破壁:把好风险防控“源头关”
根据方案,县法院每月将向人社部门同步刑事判决生效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及刑满释放人员信息,明确服刑起止时间、罪名等关键要素,人社部门据此对参保人员待遇资格进行动态标注与核验。“以往这类信息依赖上级批量推送,往往滞后数月,现在实现‘判决即共享’,能从源头阻断违规领取风险。” 县社保中心负责人介绍,机制运行首日便完成首批12条涉刑数据比对,及时对3名在押人员暂停养老保险待遇发放。
同时,双方建立死亡人员信息双向核验机制。法院在审理继承、析产等案件中发现的参保人员死亡信息,将第一时间同步至人社部门;人社部门则对待遇领取人失联、信息异常等情况,商请法院协助核查户籍状态,从源头遏制死亡冒领乱象。
流程联动:筑牢待遇发放“安全锁”
在待遇审核与发放环节,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起“数据核验 — 风险预警 — 协同处置”的闭环管理体系。县人社局每月将新批退休人员、大额待遇申领等重点业务数据推送至县法院,由法院依托司法大数据平台核查是否存在户籍异常、涉诉冻结等情况,确保待遇发放精准无误。
“我们建立了‘双人复核 + 智能预警’双保险机制。”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法院共享的失信被执行人、涉案资产查封等信息,系统可自动对可疑待遇申领触发预警。针对高龄、残疾等特殊群体,机制还明确“上门核验 + 司法见证”的特殊服务流程,在保障待遇及时发放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
执法协同:拧紧基金追缴“高压阀”
为确保违规领取基金 “应追尽追”,机制专门规范事后追讨协作流程。对人社部门核查发现的冒领、多领行为,法院将提供法律指导,协助制定追缴方案;对拒不退还违规款项的,人社部门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立案审查、快速执行。
“去年我们查处一起死亡多领案件,家属拒不配合追缴,耗时半年才追回资金。”双牌县社保中心经办人员举例说,如今借助法院的协助送达、财产查控等职能,可以对涉案人员形成强大震慑,能够加快基金追缴的速度。
长效护航: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除信息共享外,机制还明确了常态化协作举措:每月召开联合研判会排查风险隐患,每季度开展典型案例联合剖析,每年组织 “社保普法进乡村、进社区” 活动。目前,双方已联合制作《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手册》3000份,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同时开通12333与法院诉讼服务热线联动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激发群防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数据赋能,逐步扩大共享范围至民政、公安等部门。”双牌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机制建立为契机,持续完善“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体系,用更严密的监管、更高效的服务守护好群众的“安心钱”,为双牌县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吴启伟
编辑:唐雯
本文为双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