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林文忠是双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主抓产业扶贫、农业产业化,分管科教、推广工作。作为农业方面的行家里手,这些年,林文忠团结带领一班农业人通过保护和开发本县特优农产品资源,抓好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措施,为双牌农业领域科学技术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说:“从小看到农民苦、农民累、农民缺技术,所以在我考上农大的时候,就坚定了我为农业生产研究,特别是为我们山区农民增收这一块做一些工作的决心。”
双牌是个山区县,红米旱稻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作物品种,不仅有保存其生物基因的必要,更因为旱稻在大山里生长,抗旱能力优、抗病性强、无污染、米质好,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针对双牌县红米旱稻面临灭绝的情况,他爬山涉水,通过近十年的寻找,把仅存的1.5市斤稻种经过几年繁植,终于在2019年保种成功,并通过试验示范,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红米旱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农业要发展,产业化是出路。2019年3月,林文忠带领产业办一干人,采取实地和进企业考察、市场调查等方式撰写了《双牌县发展藤茶产业的调查与建议〉调研报告,并通过在上梧江瑶族乡潘家漯村办点示范取得成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采纳,并将藤茶种植列入2019年产业扶贫重点项目,2020年做为全县主导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针对双牌县的名特优农产品一直以来都按普通农产品销售,而生产成本确是普通农产品的几倍状况,林文忠心急如焚。
虎爪姜是双牌特色农产品,但其种植成本高,产量相对较低,如果等同其他生姜的价格销售,会极大伤害姜农的心,损害姜农利益。为此,林文忠等一班人,通过大力宣传,在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制作宣传手册、引导企业申报绿色食品等措施,不断提升品牌效应。
2019年4月,林文忠负责组织材料成功申报双牌虎爪姜国家地理商标认定,有望在今年4月应用,打破双牌无地理标志商标的历史,并能依法依规对从云南、郴州等地贩运生姜到双牌,冒充双牌虎爪姜的行为进行精准打击,切实保护姜农利益。
林文忠说;“我的舞台就是田间地头,就在群众之中。以后,我还是会驻在一线,以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为己任,继续做一个三农工作的忠实实践者。”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蒋翔
本文为双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