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一个地方的身份标识,具有区别性、稳定性、民族性、政治性、历史性、科学性、方言性、区域性和社会性,每一个特性后面都蕴藏丰厚的文化内涵。大到省、市、自治区,小至乡镇村落、山头地块,均有其来龙去脉、历史沿革和文化宣示。地名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说:“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就是一幅风情画卷、就是一种乡土情怀,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底蕴。探索研究地名的产生由来、发展演变有利于了解区域民族的自然历史、政治经济、风土人情、语言文化、习俗信仰等;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推进经济发展。
双牌是一块古老而年轻、美丽又神奇的土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地理环境优美,地名含义丰富多彩。境内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城镇村庄、每一处名胜古迹的名称,或是由历史传承演变而来、或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或是思想感情的寄托、或是美好愿望的期待、或是约定成俗的习惯。生动反映了双牌的民俗文化形态,充分表达了双牌人民的灵气和智慧。深入探究双牌乡镇村落,山川河流名称的由来,充分挖掘双牌神奇多彩的地名文化,对于丰富双牌的地方文化,挖掘禀赋独具的旅游资源,增强全县人民的地方文化认同,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也是与县委建设旅游强县的目标相契合的。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县对于地名文化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这些地名后面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正在趋于模糊,传承这些文化的历史老人们也正在陆续逝去,挖掘整理全县的地名文化当是时不我待了。基于此,县政协根据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理念,决定编纂、出版《双牌地名考》一书,以期通过我们的努力,拂去遮盖在地名上的尘土,让其发出文化的熠熠光辉。
《双牌地名考》拟对全县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村落、主要山川河流及名胜古迹名称的由来、沿革、传说收集、考究、整理,共收集了全县共300个地名,以乡镇为序编辑条目,使全县的主要地名有了比较全面的呈现。
地名文化的挖掘、研究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于我们来说是第一次,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改进。
县委、县政府对本书的编纂、出版非常关心和重视,县文广新局、县史志办、各乡镇政协工委及县内部分文史爱好者对此书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4年8月
来源:双牌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彦
编辑:兰莉
本文为双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