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李福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凝聚党心民心,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双牌县五里牌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强组织、转观念、兴项目等举措,在集体经济发展上不断夯实基础、拓展路子、丰富载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飞速发展。截至目前,该镇8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6万元以上,3个村突破了10万元,引进集体经济项目21个,带动村民增收1000元以上。
强组织,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图:退役军人何守保建设的千亩四季水果采摘基地
党委重视,高位推动。该镇始终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党政主要领导深入各村调研,准确把握第一手资料。针对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月调度、季研究”,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思路对、步子实。择能选优,配强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镇始终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2017年来,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通过劝、引、说等办法,将在外发展的能人引回担任村干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据统计,在新任的村“两委”主职干部中,共有4名村支部书记主动放弃在外丰厚的待遇选择回村发展,占比50%。招贤引士,助力发展。架起人才回乡返乡桥梁,成功吸引本县退役军人何守保返乡建设千亩四季水果采摘基地,王春生建设140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吸引本镇成功人士陈朝军返乡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600亩牛蛙养殖基地等,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每年为项目所在的五里牌村、柏梧塘村增收2万元以上。
转观念,拓展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图:大叶江村藤茶种植基地
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作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源于村集体内生的动力,纯粹靠上级政策扶持,既不长久,也不现实。该镇潇水湾村党总支部依托村东北面临潇水河、村内山塘水库多的特点,将村内的两口山塘水库进行对外承包,一次性筹得20万元资金,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启动资金的难题。立足各村优势,培优产业。大叶江、盘大岭两个山区村,组织力量开挖山塘、拦筑山坝,依托溪河流水养殖技术发展冷水养鱼产业,将池塘养肥的鱼放入山塘山坝内,通过小溪流水“静养”1-2个月,经过泉水瘦身的鱼,带有山泉的甘甜,肉质鲜美,正好弥补了市场空缺,养殖前景甚好,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坚持综合施策,开创新路。镇村两级认真组织学习村级集体经济有关政策,精准把握政策要求,抢抓机遇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潇水湾村成立了永州潇水湾工程有限公司,组建了施工队,统筹落实县内200万元以内工程项目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全家洲村通过承包农户的土地,引进大户种植水稻、红薯、香芋等农作物,并成立全家洲村劳动服务公司,为大户种植提供有偿劳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以上。
兴项目,丰富集体经济发展载体
图:柏梧塘村牛蛙基地
积极打造项目。该镇以项目为抓手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家洲村、盘大岭村、青山里村充分利用移民后扶资金、中央扶持集体经济资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建设蘑菇大棚14个,大叶江村利用中央扶持的集体经济资金发展藤茶种植和加工,种植藤茶约120亩;五里牌村利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培育蔬菜基地共140亩。加强对接合作。该镇青山里村通过“入股分红”的合作模式,将现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到村里效益较好、市场前景较为可观的炊烟阁腊制品加工厂,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增收2.2万元。全家洲村将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投入到本村党员创办的木制板加工厂双顺木业企业实现每年固定盈利分红5万元。提供项目支持。针对镇里引进能人发展的产业,镇村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改善基地设施,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服务入股基地进行分红的方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譬如柏梧塘村、潇水湾村以建设抽水机埠服务牛蛙养殖基地,以项目建设和土地租赁的方式参与分红,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
来源: 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福军
编辑:唐雯
本文为双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spxrmt.com/content/2022/04/26/11167756.html